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各大主流媒体发声:河北难掩地热资源开发乱象

 2021-04-09 01:39:38  来源:互联网 

近期以来,河北省诸多地热井陆续被关停事件引发业界关注,同时也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由自然资源部主管的《中国自然资源报》发表了《开发地热能,“热”可以但乱不得》和《地热治乱,关停取缔只是第一步》的评论;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发表了《地热开发岂能逾越环保红线》的评论。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地热能得到了诸多地方政府和能源巨头越来越多的青睐。地热能在“热”起来的同时,背后难掩地热资源开发乱象,亟需加强规范和整理。正如《地源热泵》杂志评论所言,加强地热资源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地热资源开采秩序,是地热能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热”可以,但“乱”不得。《中国自然资源报》评论指出,引导地热开发健康有序发展,至少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规划,杜绝盲目开发;二是大力发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既高效利用资源,又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三是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面对深层地下水超采、地热回灌不到位等问题,《中国城市能源周刊》评论指出,无论河北还是全国,如果不重视解决回灌问题,只专注牟取眼前的“蝇头小利”,这种短视的开发思路,最终只会让地热行业自断“脚筋”。河北省地热井封停事件警醒全国,“地热资源怎样开发才能可持续”这是摆在地热能从业者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开发地热能,“热”可以但乱不得

《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王少勇

近几年,地热确实很“热”,这对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发展地热产业都是好事。但地热开发千万不能乱,一旦“乱”起来,就有可能产生一连串负面影响。近期,河北各地陆续关闭一批数量不小的地热井,就是为了止住这个“乱”。

河北地热之“乱”主要体现在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一拥而上,秩序混乱,过度开发;地热尾水回灌率低,不仅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排放到地表的地热水污染土壤,致使土壤板结,并污染浅层地下水。

其实,河北地热开发并非没有前车之鉴。上世纪70年代,河北雄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已开始实行地热供暖。但那时大多是无序开采,企业随意打井经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2009年,雄县政府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今地热能供暖已覆盖县城95%以上的建筑。业内专家坦言,“雄县模式”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开发;技术先进,保障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当时任由其“乱”,雄县的地热资源开发不仅不可能产生今天的效益,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造成威胁。

参照雄县的经验,笔者认为,引导地热开发健康有序发展,至少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规划,杜绝盲目开发。应在摸清辖区内地热资源家底、地下水资源现状等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科学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整体规划。通过合理划定“红线”,明确开发利用方式和准入门槛,让地热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既高效利用资源,又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其中,回灌技术尤为重要,要“取热不取水”,实现“采灌平衡”,才能保证地下水位稳定且不造成水土污染。地质结构复杂地区的回灌技术和设备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技术也应当作为今后大力发展的重点。

第三,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有了规划,就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起监管职责,严格审批,将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不让问题都变成“历史遗留”。同时,应当加强对地热开发区域地下水水位的动态监测,通过科技创新改进相关监测方法。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用好这一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热”可以,但乱不得,不让地热开发的种种无序与绿色能源绿色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地热开发岂能逾越环保红线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文/齐琛冏

近几年,国内地热开采是真的“热”起来了。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大势所趋,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严峻性与紧迫性,正是地热得以被重视的真正动因。

然而梳理反思河北乃至全国的地热开发现状可知,一旦政府配套管理、监管不能及时跟进,极易导致无证无序、违法违规开采,反而会使地热开发利用的现实成效与其初衷严重“背道而驰”。河北近期大批违规地热井被迫关停即为现实例证。

在全国拧成一股绳,全力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当下,需要更加强调,生态环境红线即是行为准则,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

就地热资源开发而言,目前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技术就是水热型技术,即取热就要取水。这样的开发模式,特别是在供暖季,需要24小时不间断取水,普普通通一眼井每小时即要取水数十吨,且不提因随意排放造成的热资源和水资源浪费,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仅地下水超采导致的水力供给系统性失衡问题,就已是华北地区数十年难以解决的顽疾。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就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除浅层地下水超采外,补给条件较差的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更为突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因为在利用水源热泵时解决不了浅层地热的回灌问题,被迫中止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直至如今,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在2019年初,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还专门联合印发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其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河北还是全国,如果不重视解决回灌问题,只专注牟取眼前的“蝇头小利”,这种短视的开发思路,最终只会让地热行业自断“脚筋”,为清洁、低碳发展做贡献更是无从谈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生态与发展的有机关系。然而很多人仍未认识到的是,在我们了解不多的地下,同样需要“绿水青山”。

地热开发利用涉及供暖民生,更涉及生态环保,关乎子孙后代。换言之,超采区、禁采区,是生态红线,更是命运红线,岂可轻易逾越!

希望河北政府近期推出的上述补救举措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同时能够警醒全国,引起反思,地热资源怎样开发才能可持续?

地热治乱,关停取缔只是第一步

《中国自然资源报》,文/肖颖

近段时间,河北多地关停地热井的消息接踵而至。

6月30日,衡水市公开报道,6月份当地86眼地热井被先后封停。同一天,邢台市宁晋县政府发布消息,查封取缔9眼违法违规地热井。而在此前的5月18日,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披露,该市309眼地热井中2/3已关停。

多个市县集中亮剑,一时间,“河北地热怎么了”的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分散的取缔行动其实有着统一的指挥——被称为河北“史上最严、力度最大”的地热专项整治行动。这一行动始于去年4月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今年9月30日前依法查处并取缔不符合地热规划违法开采的地热井。

“史上最严”的背后,是河北地热无序违规开发的现状。有知情人士估算,河北违规开采的地热井比例,高峰时可达到80%。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低碳节能、运用广泛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地热目前广泛应用在养殖、医疗、发电、供暖等多个领域,有效缓解了当今能源紧张的状况,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超过30个省份应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地热供暖总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盲目开采、粗放利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诸多破坏的现实。

问题一,先打井后上报。据调查,个别地热开发存在“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甚至偷偷开发的现象。个别县开发地热资源毫无科学规划可言,本来只适合打三五眼热水井,却一下子打了二三十口。

问题二,只开采不回灌或多采少灌。地热田的大量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地面沉降。因此,地热弃水回灌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上述弊端,还可以有效控制弃水排放到地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但由于技术复杂、投资成本高,一些小公司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未建回灌井。以河北为例,官方数据显示,现有实际开发利用的1879眼地热井中,配有回灌井的仅占23%左右。

问题三,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我国地热资源虽应用广泛,但产业附加值低,再加上开发利用比较粗放,缺乏先进工艺,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地方井位密度过大,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热田面积缩小,甚至出现开采出凉水的现象。

上述乱象不单单存在河北,在陕西、山西等地热开发靠前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地交织存在。这背后暴露出管理体制不顺、监管跟进不及时、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

地热是集“矿”和“水”于一体的能源矿产,有很多区别于普通固体矿产的特殊性。也因此在国家、省级层面对地热资源属性认知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这一源头属性问题导致后续种种束缚,也直接或间接造成了目前多头管理、开发秩序较乱、市场监管缺位的局面。

避免地热开发利用的现实成效与其初衷背离,关停取缔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理顺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为地热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快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地热产业管理规范化、统一化,提升整体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以技术带动发展,解决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粗放问题。

相比传统矿产资源,地热开发利用算得上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或许可以用“整体行业发展水平尚处在起步阶段”的说辞来安抚疼痛的内心,但这不能成为行业发展“卡壳”、无序的借口。当下,规范并引导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打击非法开采地热资源行为 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地源热泵》杂志,文/代海雷

近期以来,河北省衡水市、邢台市、保定市开展了对违法地热井开采整改工作,加大地热井非法开采、取水、排污的查处力度,对拒不配合执法、阻挠地热井关停工作的将依法严厉查处到位。

地热资源具有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双重属性,是重要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我国政府等有关机构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有效推动了地热产业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地热能行业还存在大量违法地热井,违规凿井、取水、开采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河北邢台于今年4月底前开展辖区内城镇自备井全面摸排,以水源热泵用户取水许可、计量设施安装为重点的监督检查,以及以地热井用户取水许可、计量设施安装为重点的监督检查,立案无证取水共计107起,罚款373万元,关停100户,封停城镇自备井23眼、水源热泵井157眼、地热井61眼。

保定市自去年以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地热井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309眼地热井中,除去自流井4眼、华北油田收回采油1眼,已取得矿业权的地热井共101眼(其中有14眼改造为回灌井)、永久性关闭取缔166眼、剩余符合规划的37眼已关停。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北省水利厅于2019年4月18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不符合地热规划违法开采的地热井,2019年9月30日前,依法查处并提请政府全部关闭取缔;符合地热规划的地热井,到2020年10月31日,仍不能实现合法开采的,依法查处并提请政府关闭取缔。

除河北省外,天津市在打击违法开采地热资源方面也为其它省份做出了表率。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务局曾于2018年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出售地热水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地热水,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

前不久,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非法采矿案,被告人刘某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及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打井开采地热水,并对外出售,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天津刘某某违规出售地热水事件,再次给业界敲响了警钟。

毋庸置疑,缺失监测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是当前地热供暖开发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施行的水热型地热能“直供直排”的利用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落后的开采模式,由于其必然造成地热资源的衰减甚至于枯竭和生态环境污染,因此供暖开发须明令禁止“直供直排”模式。而对于水热型地热能“采灌均衡”开采模式,也应建立采热相关要素的长期动态监测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地热矿权审批向有繁琐、周期长之诟病,应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简便、快捷的操作,适应水热型地热供暖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2018)》(白皮书)指出,政出多门的监管体制、监管能力和水平与地热能较快发展不适应,地热能监管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加强地热资源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地热资源开采秩序,是地热能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加强支持与监管并重才能促进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推进违法开采地热井整治工作还应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有实现地热开发的可持续性,才能保证地热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