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RCEP对能源领域影响几何

 2021-04-09 02:38:51  来源:互联网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15个成员国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覆盖资源禀赋国和技术禀赋国,其经济体量、人口总量和贸易总额均占全球的三分之一。RCEP的签署不仅给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提振了信心,对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CEP国家形成互补

从各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来看,东盟十国是资源禀赋国。《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显示,东盟国家化石能源生产量超过消费量,其中印尼煤炭、天然气资源更为丰富。东盟还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但受技术的限制,清洁能源有待开发。

日、韩是能源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化石能源依赖进口,其中石油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40%以上。但韩国技术水平领先,石化产业发展成熟,石油制品日产量超过300万桶,并长期出口至邻国。

澳大利亚是能源生产大国,2018年煤炭、天然气产量分别为301.09、111.9百万吨油当量,而其国内能源消费远不止于此,丰富的资源让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出口国。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2018年,中国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分别为2156.8、2791百万吨油当量,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近80%,由于国内需求旺盛,煤炭、天然气长期向澳大利亚进口。

但值得期待的是,随着中国环境战略的发展,清洁能源替代不断增长,2018年消费比重达22.1%,并成为世界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第一大国。

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差异,RCEP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资源和技术互补,这将有利于各国利用禀赋参与国际贸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新一轮能源领域的贸易合作开启了我国新的能源之路。RCEP对我国能源系统也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

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除了受到逆全球化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质量并不高,这在能源行业体现为传统能源的产能过剩和清洁能源转型升级遇到瓶颈。

RCEP战略的实施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一方面,能源转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主要手段,把我国过剩产业转移到东盟一些欠发达、产业发展还未饱和的国家,可以实现去产能的目标。另一方面,使用更多清洁绿色能源,加快能源转型。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每年需要向澳大利亚进口至少2100万吨天然气。随着RCEP的推进,天然气进口有望增加,周期进一步拉长。

与东盟十国类似,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丰富,但是技术开发水平亟待提高。RCEP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完善,加强关键技术装备联合攻关,为我国开发水电、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创造了时机。

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

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RCEP可以维护我国能源市场的供需稳定、提高能源可获得性。

能源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RCEP的签署表明各成员均承诺降低关税、减少标准壁垒,这有助于降低各国贸易的成本。东盟国在煤炭、天然气、镍、不锈钢等产业有出口优势,目前也与中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RCEP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贸易合作,解决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RCEP贸易伙伴中,最大的亮点是中日韩贸易区的建立。日韩在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方面具有出口优势,并成为我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国。韩国石化产业发达,石脑油等石油制品也长期出口到中国,但目前这些产品的进口关税较高,未来一旦关税减免甚至取消,成本减少、进口量增加,就可以弥补国内供给的缺口。

RCEP还拉动他国对我国优势产业的需求,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我国光伏产业具有相对成本和技术优势,在东盟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韩国对我国光伏企业的低碳资质一直持怀疑态度,并设置了较高的非关税壁垒。RCEP将有助于两国友好贸易关系的建立,减少贸易摩擦,推动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

能源可获性是能源安全的必要条件,这需要从能源运输能力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考察。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主要供给方,但是国家之间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体系还不够健全。我国与中东地区距离较远,这对管道的运输能力和维护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RCEP国家中很多位于东亚、东南亚,与我国领土接壤、政局稳定,可确保能源运输的安全与便捷。

此外,能源贸易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2019年,日本对东盟六国实现基建投资3670亿美元,对中国投资2550亿美元,中国对印尼投资达930亿美元。地区之间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合作带动各能源投资合作,能提高能源的可获性。

推动能源核心技术合作

作为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能源技术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电池、核心电子零部件等技术发展遇到瓶颈,RCEP给我国创造了合作的契机。

海关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日韩机电产品的最大需求者,两国对中国的出口构成中,机电产品占比超过40%。随着RCEP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可向日韩两国学习更多先进技术,提高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等的产出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

另外,RCEP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有相关承诺和限制。中日韩在知识产权的交流中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日韩在中国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在日韩的申请量,这与日韩对中国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有关。RCEP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增加我国能源技术层面的国际认可度,从而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的国际地位。

增强我国能源系统韧性

能源系统的韧性体现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近年来,在逆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能源系统受到了威胁。能源供应渠道较为单一,如石油进口超过65%源自中东地区,对能源进口的依赖阻碍了我国能源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CEP使我国减少对美欧、中东市场的依赖,促进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进口产品多元化,提高能源的替代性,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不仅如此,RCEP还促成了区域能源系统的健康发展,加强产业上中下游的流通,促成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国和技术禀赋国的优势,有效增加区域能源系统的韧性。各国企业在区域内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也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拉动经济疫后复苏。

能源企业“走出去”挑战犹存

虽然RCEP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目前日韩澳新是我国的贸易逆差国,未来一段时间贸易逆差依旧存在并可能扩大。贸易开放还会增加对低成本材料的进口,但这不仅挤占了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将迫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此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日韩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能源开发技术水平低、国际认可度低等问题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阻碍……

今后,我国能源企业要牢牢地抓住RCEP战略合作的机遇,使用优质的清洁能源,继续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中国特有的国际能源品牌,提高全球市场份额。通过“引进来”“干中学”,弥补技术短板,促进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