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关于中国煤炭消费量你应该知道的七件事

 2021-04-08 14:45:21  来源:互联网 

中国在今年八月份出版的《2014年能源统计年鉴》近期因《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提及年鉴中的煤炭消费数据有大幅上调修正,并推测这会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及12月份巴黎气候谈判产生潜在影响。在国家统计局2月份及6月份公布的数据摘要的基础上,这份年鉴提供了中国煤炭消费的更详细数据。数据的上调意味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的挑战。然而,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这正是一个改进的好机会。中国并没有隐瞒数据。恰恰相反,中国正在全力监测煤炭使用及二氧化碳污染排放情况,以制定更为严格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正是新数据出现的原因。

而且,煤炭消费历史数据的上调并没有改变中国煤炭消费量在工业生产和电力行业下降的大趋势,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继续不断增长以替代煤炭消费。中国有望提前超额兑现其气候承诺,在2030年或更早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30年前将其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至等同于整个美国的电力装机容量。事实上,业内专家预测,在十三五 规划中,中国会增加其2020年的风能太阳能发电目标,从目前的200GW和100GW提高到更有雄心的250GW和150W;这种大幅提升表明中国在建设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以降低煤炭依赖方面的巨大努力。

新的煤炭消费量数据不会打乱巴黎气候谈判,因为很多气候变化的研究分析已经纳入了今年2月及6月公布的数据。毋庸置疑中国在对抗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承诺,包括其对报告和审查气候行动的全球系统增加透明度的支持。

关于中国煤炭消费量你应该知道这七件事:

1.煤炭使用比大家料想的都要高

中国是根据2013的经济普查结果修订的煤炭消费量数据,经济普查是每五年一次的全国性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旨在收集比年度调查更为详尽的数据。这次普查发现,许多工厂和小型工业锅炉消耗煤炭比之前料想得要多。数字差距在最近几年尤为显著,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煤炭消费量比之前认为的高,至多高出14%。新数据同时显示,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也比之前计算的略高。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9月份报告:

中国统计数据初步修订的方向及幅度与被广泛报道的中国煤炭统计数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一致,这很可能是对之前煤炭消费量上调修正的原因:全国总量与各省加总之间的不一致,报告方法的偏差,以及在飞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中获取准确数据方面固有的困难。中国的煤炭数据仍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在未来的分析中应被纳入考虑因素。

根据新的数据,中国需要提高其估算的2013年及之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这些更加准确的煤炭消费数据反映出了中国在透明数据方面的意愿,中国还计划启动碳交易市场,并制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相关政策。

2. 中国仍能实现气候承诺

中国历史煤炭消费数据的调整对其实现气候承诺方面几乎没有影响,即在2030或更早达到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30年将其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至20%,中国希望通过绿色调度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些趋势显而易见。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发现,在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的能源数据几无增长,其煤炭生产量下降了2.6%。这种下降在2015年持续,因为包括水电,风电,核电以及太阳能等清洁非化石能源持续增加来替代煤炭消费。自2013年以来,饱受空气污染困扰的中国省市已被要求减少消耗煤炭,移除旧的燃煤锅炉设备,代之以更高效的设备,进行热电联产,改用天然气等。

3.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助力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

对中国来说,减少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上周,中国煤控项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在与20多家国家级政府智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制定和实施全国煤控政策的路线图与政策建议。21个省及自治区以及超过30个城市已经设立了不同的减煤目标;全国层面的煤控将建立在这些基础上,力争在2020年将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目前的66%降低到58%以下,以保护环境、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为清洁能源行业的增长奠定基础。这可能会让中国在2025年就到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比预期目标提前五年。

另外,中国煤控项目按修正后的煤炭消费数据计算,中国实际上在十二五前四年(2011-2014年)多节能了25%,相当于多减排3.3亿吨二氧化碳。

4.中国修订煤炭数据不会影响巴黎气候会谈

八月份出版的中国2014年能源统计年鉴包括了关于煤炭消费量更为详细的省市和部门细分。然而,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中国煤炭数据向上修正并不是什么新闻,已被包括在国家统计局二月份和六月份的出版物中。

因此,许多气候和能源专家已经在他们的分析中纳入了这些修正后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已经证实其近期的“综合报告”使用了这些最新数据。这份报告列出了巴黎会议前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污染排放量方面的意愿。

5. 中国正在提高其温室气体监测能力

2014年,中国宣布了一项强制性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方法,覆盖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工业的企业和机构。到2014年底,中国已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草案,覆盖14个重点行业。2015年预计还将出台9个指导意见。中国也已经开始计划和设计国家电力报告系统,用于收集和管理来自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根据气候变化工作组温室气体数据倡议行动,美国正在提供技术指导并利用相关信息、工具、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方面的成功经验,来协助中国发展本国的温室气体报告流程。

6. 中国支持加强国际二氧化碳监测和报告

正如我的同事杰克·施密特所说的,哥本哈根气候协议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全球性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RV)系统,以帮助各国在国际上定期汇报各自进展情况。今年九月份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同样提到这点:“双方支持在巴黎气候大会谈判结果中加入一个增强的透明度制度,以建立互信和信任,促进有效执行,包括报告和审查行动,并以适当方式支持。”

11月2日,中国和法国签署联合声明,同意在巴黎协议中应该包括定期核查缔约方是否兑现其减排承诺。中国支持法国的提议,即各国排放目标每五年自动更新一次。

7. 中国认真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监测能源构成及排放量方面做的越来越好;正是因为中国认识到来自气候变化方面的威胁并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

这是符合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的。美国和中国在推动全球从高污染的煤炭等化石能源向风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方面是合作伙伴。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得多。

上周五奥巴马总统拒绝了Keystone XL石油管道项目,展现出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领导力。美国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以确保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样也是两个应对气候变化最努力的领导者。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