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作为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发布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别风险提示公告。
公告称,原定于2016年6月15日到期兑付本息的“15川煤炭CP001”,由于目前公司资金链紧张,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实,15川煤炭CP001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然而,就在一周前,川煤集团曾发布15川煤炭CP001的兑付办法公告,外界一度认为本期短期融资券将会如期兑付。可是,仅一周之后兑付承诺落空,川煤集团短期融资券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目前,川煤集团的信用等级已下调至BBB级。这是自上月底以来的第二次下调。
信用风险担忧上升
15川煤炭CP001期限一年,发行总规模高达10亿,发行时票面利率为5.72%,但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炭需求下滑,川煤集团煤炭主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这是导致本期债券无法如期兑付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川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52亿元和16.6亿元,同比下滑23.36%和25.04%,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77亿元和-2.8亿元。
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称,川煤集团主营煤炭开采,区域市场相对封闭且具有一定市场地位,但受行业景气度不断下行、投资支出规模大、债务负担较重等影响,公司信用资质不断弱化。此次川煤风险事件暴露,再次引发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实际上,面临危机的不仅仅是川煤集团,其他煤炭企业也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债资信报告称,在行业景气度低迷及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中小煤企的落后产能逐步选择退出或停产,整体集中度有所提升。近日就有多家煤炭企业发布重组公告,如晋能集团和山西国际能源进行合并式重组。这标志着山西省开启煤炭企业重组,有助于进一步打造煤电一体化经营优势,并提高省内煤炭行业集中度。
“根据市场化选择,预计未来煤炭生产将呈现出往低成本区域或企业集中发展的趋势,行业集中度仍有上升空间,且区域分化或将愈发明显。”上述报告称。
川煤信用等级不断下调
受债券违约影响,新世纪评级公司将川煤集团的信用等级最新下调至BBB级,并将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将15川煤炭CP001债项信用等级调整为A-3级。
实际上,上月底新世纪评级就下调过川煤集团的信用等级,其中主体信用等级由AA+/负面调整至AA/负面。
新世纪评级方面称,近年来川煤集团不仅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财务杠杆也在持续上升。2016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达88.48%,未来1~2年将是川煤集团偿债的高峰期,川煤集团面临的集中偿付压力大。
此外,川煤集团仍有部分煤炭尚处于建设期,后续资金需求大,或将推动公司债务规模继续上升,整体财务风险加大。
川煤集团15日发布最新公告表示,公司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如积极筹借外部资金、努力通过自身经营性现金流偿付本期债券等方式,尽快完成15川煤炭CP001的兑付。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