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7月4日在拉萨召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全国环保系统“十二五”援藏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环保援藏任务。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出席会议并讲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
陈吉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着力提高环保援藏工作水平,全力支持西藏把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好,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好。
陈吉宁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对做好新形势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李克强总理指出,西藏要坚持把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基础上,严格生态安全底线、红线和高压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万无一失。这些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环保援藏工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
陈吉宁强调,全国环保系统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到推进环保援藏工作是保持西藏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有效举措,与自治区党委、政府一道尽全力确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良好,不辜负中央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
陈吉宁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统筹安排“十二五”对口援藏工作,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着力完善对口援藏机制,努力提升西藏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纳木错、羊卓雍错生态保护,开展生态修复、退化草地治理等工程项目,支持西藏16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环境状况十年调查评估。
二是推动环保队伍能力不断提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交流途径,提升西藏环保系统人员业务水平。
三是推动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有效提升。支持建设7个地(市)空气自动监测站,为34个县(区)环保部门配备环境执法车辆和设备,对7个重点县配置常规监测仪器设备,为西藏自治区配备部分辐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四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融合。支持西藏加强环评能力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宏观调控,合理确定西藏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帮助西藏更好地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陈吉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西藏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时期。
全国环保系统“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举全国环保系统之力,强化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援藏等措施,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不断提升西藏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美丽西藏建设,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
具体来说,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
一要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深入实施国务院印发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和《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配套政策制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二要统筹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局部性环境问题。
支持西藏在发展中抓好预防、守住底线,分区制定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政策,建立负面清单。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在人口集中地区开展燃煤污染综合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对拉萨河等重点流域开展生态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估。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农牧区环境质量。
三要大幅提高西藏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支持西藏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预警、执法监督和应急处置体系,适应新时期环境监管工作的需要。推进西藏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发环评审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四要继续大力支持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物质援藏与智力援藏相结合、造血与输血相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高环保援藏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加大援藏技术干部选派力度,帮助协调西藏环保系统派员到环境保护部及直属单位、对口援助省(市)环保部门学习锻炼和挂职,并积极引导生态环保专业优秀毕业生到西藏工作或提供服务。
五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力度。
完善各项对口援藏政策,加强科技扶持,帮助西藏开展相关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以及重大项目环评报告技术评估、专业规划编制等工作,指导开展自治区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协调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推动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陈吉宁最后强调,做好援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国环保系统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援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上来,统一到部党组对口援藏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祝福把环保援藏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援藏任务和工作职责。落实援藏规划,分年度确定目标任务,项目落实到具体单位,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调度、滚动执行、绩效评估和考核。严格资金项目管理,加强项目储备,强化资金监管,真正把资金用好、项目建好。突出实效突出重点,注重援藏项目的先导作用,确保援藏项目实用、适用、管用,并能够长期稳定有效运行,以援助实效赢得当地群众拥护。
洛桑江村介绍了西藏“十二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明显进步,总结西藏“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肯定环保援藏工作的显著成效,描绘了“十三五”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环保系统进一步做好对口援藏工作提出了实际需求。各有关省(区、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厅(局)负责同志和具体联系对口援藏工作的部门负责同志,环境保护部机关各有关部门、派出机构、各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后,陈吉宁前往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被誉为“拉萨之肺”。在拉鲁湿地,陈吉宁详细询问了湿地动植物种群情况,察看了中干渠清淤成果,了解了保护区管理机构机制建设现状。他说,拉鲁湿地是拉萨市重要的生态景观与生态环境资源,务必要保护好,并有计划地向群众开放,让群众能够享受环境治理成果,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有更多获得感。
随后,陈吉宁前往西藏自治区环保厅,调研环境监测工作情况,看望基层环保干部职工。陈吉宁叮嘱大家,要利用好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掌握青藏高原区域大尺度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拉萨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明晰拉萨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
在藏期间,陈吉宁还会见了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双方就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吉宁表示,西藏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环境保护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环境保护事业的支持力度,与自治区共同努力建设好西藏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陈全国对环境保护部长期以来给予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环境保护部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的支持力度,为西藏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