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历史重任,吹响奋进冲锋号。
站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拐点上,成都城市副中心双流区如何贡献双流力量?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双流区描绘出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以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引领,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大力实施城建攻坚、产业强区、改革创新、绿色宜居、文化繁荣、治理提升、幸福双流“七大工程”,加快建设临空现代产业新城、空港文创赛事名城、空港创新创业高地、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国际空港枢纽,打造天府新区经济核心增长极,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双流篇章。
蓝图展开,双流全面开启新征程!
目标任务:
加快建设“两城、两高地、一枢纽”
当前,双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川内陆自贸试验区等战略,特别是今年国家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使命,这是成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更大使命、承担更大任务、发挥更大作用的历史契机。双流作为天府新区的重要区域、成都发展的重要板块和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所在地,每一个机遇都与双流息息相关,每一项任务都与双流紧密相连,有条件,更有责任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
据此,双流制定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临空经济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构建以航空枢纽为带动、以航空偏好型制造业为主导、以航空关联服务业为支撑的临空经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临空现代都市,加快建成与成都“两大极核”功能互补、相对独立、融合共兴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定位,双流将加快建设“两城、两高地、一枢纽”:
——建设临空现代产业新城,就是要创建国家级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国内外市场,促进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制造维修、生物产业等航空偏好型制造业集聚发展,推动航空枢纽服务、保税物流、临空商贸、通用航空等临空关联产业突破发展,大力做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为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提供实体支撑。
——建设空港文创赛事名城,就是要借势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深度挖掘双流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文创产业,举办更多国际国内知名赛事,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注入多元内涵。
——建设空港创新创业高地,就是要依托省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好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富集的优势,畅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两大通道,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活力区,为成都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增添强劲动能。
——建设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就是要抢抓四川内陆自贸区建设机遇,创新开放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口岸平台优势,推动自贸经济在中西部领先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当好开放门户。
——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就是要围绕成都建设国家级国际空港枢纽,实施“蓉欧+空港”战略,巩固提升双流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打通融入“一带一路”的空中走廊,基本建成集航空运输、轨道交通、快速公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为成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筑牢基础。
路径抓手:
实施“七大工程”建设现代城市
蓝图绘就,真抓实干。今后5年,双流区将紧扣“两城两高地一枢纽”五大任务,大力实施“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谱写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崭新篇章。
实施城建攻坚工程,构建形成疏密有致、功能完备的城市空间。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提升城市品质。双流区将紧扣成都“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空间布局,深度对接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形成“轴向延伸、三区引领、组团发展”的网络化城市格局。注重内顺外畅,立体式构筑城市交通。完善基础配套,大力度增强城市功能。按适度超前原则,加强要素保障,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综合承载力和服务供给力。
实施产业强区工程,做大做强工业主导、自贸特色的城市经济。双流区将围绕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合理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工业主导、高端多元的临空现代产业新城。将进一步强化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紧扣成都天府新区“大创造”和双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定位,突出发展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制造维修、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1年培育百亿级企业或产业基地9个以上,梯次形成“一个千亿级、一个六百亿级、三个四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突出“临空特色、自由贸易”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临空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1年临空服务业销售收入突破2500亿元。
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培育厚植科技引领、多元驱动的城市动力。双流区将突出创新创业驱动,改革引擎驱动,双向开放驱动,人才智力驱动,持续增强内生动能,深度释放发展活力,打造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空港创新创业高地,加快建设中西部内陆自贸开放高地。
实施绿色宜居工程,加快构筑水清岸绿、城景相融的城市生态。双流区将以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完善全域生态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成都“花重锦官城”规划,分区域编制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加快构建金马河、江安河、锦江、杨柳河、牧马山“四河一山”生态带,建成水系成网、绿带环绕、山水相依的全域生态体系。
实施文化繁荣工程,传承彰显人文厚重、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双流区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挖掘双流丰富的人文底蕴,提炼塑造体现文化传承、时代特征、双流特色的城市精神,充分展现“敢为人先、勇争一流、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增强双流人民的城市归属感、价值认同感和精神自豪感。推进文化共享,提升公共文化供给力。彰显地域特色,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实施治理提升工程,致力推进人本法治、现代智慧的城市治理。将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大力促进公正司法,全面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积极创建法治空港示范区,形成遵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围绕共治共管共享,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注重现代科技运用,打造智慧治理新体系。
实施幸福双流工程,持续增进保障无忧、安定和谐的城市民生。双流区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深入实施精准扶贫“6+1计划”,力争到2017年完成全区16个经济发展缓慢村和1013户相对贫困户的脱贫任务,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强化“小组微生”理念,完善“五个自主”机制,力争2017年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全覆盖。
发展的号角吹响,双流区勇担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谱写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双流篇章而努力奋斗。
过去5年
发展成绩
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超过2011年全域双流水平;
人均GDP12600美元,比2011年净增5415美元;
产业总规模突破2100亿元,比2011年增加730亿元,制造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40亿元,是2011年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0.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9亿元,是2011年的1.3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连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300亿元、800亿元。
今后5年
具体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力争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6年翻一番、总量超过1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产业总规模突破5500亿元,制造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3%以上;
创新驱动成为重要动能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以上;
城市空间优化拓展
新增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21.3km2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80%;
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污水收集处理率提高到95%,江安河、锦江、杨柳河断面水质明显好转,空气优良天数不断增多;
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以上、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9:1。(□罗子欧)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