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试点报名延至3月31日.
这份补充通知在《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的基础上补充了什么内容?本文试做梳理和梳理,以协助大家更好地开展试点准备工作。
1、各单位报送试点方案的截止时间延至2018年3月31日。
释:1901号文件的安排本来是:2017年12月31日前,有关试点地区完成试点方案编制,现在,大家的试点准备时间延长了三个月。
分析:大家在网上看到1901号文件是11月初,企业的决策者,看到这个文件,看懂这个文件,并意识到有必要申报试点,有可能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星期,然后去找当地发改委,有些市发改委说还没看到省发改委转发的文件。这种情况下,哪里来得及完整地准备试点方案呢。延期3个月,好,质量最关键,因为试点一定要成功,试点方案质量一定要有保证,不然匆匆忙忙报方案,最后难以实施,更麻烦。
2、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能源主管部门,选择1-2个地区申报试点。
释:1901号文件没有对各省提具体要求,只说“有关试点地区”。补充通知则明确各省至少一个试点。
分析:我了解到,有些省的发改委拿到1901号文件之后,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原因很多,如,对文件的理解不透、不知道选什么地区做试点、准备工作量很大、担心电网不配合等等。可能还有些地方想,这么麻烦的事,让别人先去干吧,这是试点地区的事,不一定与我有关。这么一犹豫,时间就到了12月底,有若干省份的省发改委能源局还没有向地市转发文件。现在补充通知明确了,各省都必须干,那就不等不靠不观望,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不过一个省最多有几个试点呢?据我了解,有几个省份,在筹划中的试点已经不止三五个了,而且有意向的试点还在增加。
我感觉,一个省一旦搞成了一个试点,做通了各项准备工作,那试点应该多多益善。
1901文件已经表明这个政策未来是要普及的。
3、全额就近消纳的项目,如自愿放弃补贴,可不受规模限制。
释:1901号文件中说:单体项目容量不超过20兆瓦,度电补贴需求降低比例不得低于10%:单体项目容量超过20兆瓦但不高于50兆瓦的,度电补贴需求降低比例不得低于20%。2018年开始分布式光伏的补贴为0.37元,减10%就是0.333元,减20%就是0.296,这是上限,只能比这些低。
分析:在北京这样电价很高的地区,按照交易模式一,在理想情况下,光伏项目可以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盈利。如果有企业有实力在交易模式下可以不要国家补贴,那么将不再受规模限制,市场有多大,你尽管去通吃。
分布式光伏从此将龙入大海。
这将掀开中国能源革命的历史新篇章!
不知道哪些企业在想这件事,哪些企业在准备这件事。
4、入选项目确保就近消纳比例不低于75%。
释:消纳比例不低于75%是1901号文件中未出现的数据。
分析:此前我分析过,就近消纳有两个衡量标准,标准一是分布式电源馈入配电网的功率不能向110千伏以上传送。标准二是分布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小于供电范围上年度平均用电负荷。详见能源革命的惊雷: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文件释读02
我认为,标准二的优点是容易识别,只要把上年的平均用电负荷调出来,就可以确定分布式发电的最大功率。标准一更科学,也更严格。但难点在于实时数据调用比较困难,如果要实现智能化控制的话,设备改造、安全调度等方面的工作量不小。
补充通知提出了第三个标准,即小于25%的部分可以外送。这当然大大放宽了就近消纳的标准。
对此我个人认为,这个标准变宽松了,并不见得对试点项目的申报有好处。
假如某个省有三个试点项目申报,第一个是100%就近消纳,即按标准一,完全不向110千伏以上返送电。第二是95%就近消纳,即大体符合标准二,比如,该地区只要过年的这两个星期,因为放假而导致负荷大幅降低,出现光伏向上反送电的情况,外送比例大体在5%以下。第三个是75%就近消纳,也就是有接近25%通过110千伏变电站向220千伏变电站送电,如果试点区域内有100兆瓦的光伏,相当于有25兆瓦的外送规模。
这三种情况下哪种情况对电网最友好的?显然是第一种,它几乎不增加电网的工作负担,第二种虽然外送规模不大,但也明显增加了电网人员的工作负担。过年期间,本来大家都要放假休息,结果你这些电站要往上反送电,电网安全压力大幅增加,电网要多安排一些人在过年期间加强运维,应对风险。这些过年加班的电网兄弟们对这样的项目没有一点抵触情况?第三种,就不用说了,试点要电网企业出具“省级电网企业确认的试点地区分布式发电电网接入及消纳意见”,“试点地区电网企业承担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配套电网服务、电费计量收缴的承诺”。
省发改委和省电网公司在商谈时,在三个试点方案摆在电网公司面前,他会优先给哪个试点方案出承诺函呢?
我建议,这次报试点方案,各试点单位还是尽量按标准一设计光伏开发规模,尽量尽量设计成电网友好型的分布式光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电网公司的兄弟们要配合试点项目的计量、收款、结算、电能质量等等,才收那么点过网费,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已经为改革承担了不小的成本。你们的试点方案还要外送,给电网增加麻烦,这于心何忍。
等到全国各省的试点都推起来了,各方的经验都积累了更多,再去想下一步。
5、明确有关部门在试点中的责任和分工。
5.1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物价局)负责试点组织的整体工作,会同国家能源局派出监管机构和其他电力市场交易管理部门确定分布式发电交易平台承担机构,制定发布交易规则及研究确定试点项目的“过网费”标准等。
分析:1901号文件中的原文是:有关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论证后的试点方案,与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等做好工作衔接,指导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或有关电网企业建立分布式发电交易平台。补充文件对任务和分工说得很明确了,而且要求物价局参与。交易试点的关键问题之一的过网费,没有物价部门表态,怎么落实得了?
5.2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会同国家能源局派出监管机构承担组织编写区域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派出监管机构负责研究制订分布式发电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5.3有关省级电网企业及试点所在地区市(县)级电网企业负责向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物价局)及试点所在地区市(县)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提供电网建设及电力运行相关信息,分析试点地区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接入和消纳5万千瓦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含地面光伏电站)、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的条件及在配电网内就近消纳的潜力,提出以接入和消纳条件为基础的分布式发电布局及最大建设规模的建议。
分析:消纳能力究竟有多大,当然只有电网最清楚,电网的数据又不能向社会公开,那就向发改委提供,包括电网建设及电力运行相关信息,分析消纳能力。现实中可能的步骤是,光伏企业提出要搞试点,通过对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和大用户用电量以及周边变电站信息初步测算光伏消纳能力,然后向发改委提出申请,发改委支持试点,开始牵头组织,向电网公司要数据和消纳能力分析报告。
有没有消纳能力,有多大的消纳能力,应该由电网说了算吗?
当然不是,应该是当地能源监管部门。
不过,如何测算和评估消纳能力,还需要开发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6、测算接入能力的三种情景。
试点地区电网企业对2020年底前接入配电网就近消纳的光伏发电、风电等项目,按既有变电站、已规划改造扩容和新建变电站三种情况测算接入能力。
分析:动态分析接入能力,当然非常好。如果要新建变电站,当然对分布式光伏的接入能力有明显影响。不过,现实中,这两者有可能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有可能互相影响。为什么要新建变电站,是因为负荷增长的需要而新建变电站?还是因为要建光伏,所以要建变电站?仔细分析这些情景,非常有趣。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