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40年中,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无论是经济总量、能力建设、工作领域,还是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上世纪中叶,第一批核动力院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到今天仍然以工号和代号命名的山沟里,开始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的研制。改革开放初期,核动力院的工作主要围绕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展开。40年后的今天,核动力院的工作领域已经得到极大的拓展,核电、核技术应用一路高歌。
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设计院地位无可替代
改革开放前,核动力院第一代创业者在缺乏外部资料可以参考、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揭开之时,又建成了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核动力院的第一次创业达到高潮。
几十年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成功经受住“5.12”特大地震考验,为我国核电站及其它反应堆用材料、燃料的研究和辐照试验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反应堆的综合利用做了许多有益尝试,积累了成功经验,到现在仍在安全运行。
改革开放初期,核动力院自筹部分资金,开展了多种新型反应堆的研究,并瞄准了被美国独家垄断的脉冲堆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座脉冲型反应堆,从而打破了美国的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脉冲堆的建设在稳定和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反应堆工程研究技术队伍的同时,也揭开了核动力院二次创业的大幕。
进入21世纪,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迎来“黄金期”。核动力院直面市场竞争,核动力技术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民用核动力技术领域,通过优化二代核电技术,并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品牌。
从2007年开始,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核动力院第三次创业进入加速推进、全面落实阶段,作为主要研发单位,参与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研发工作并实现出口,时至今日,“华龙一号”已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国家名片”;打造的国家核动力研发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为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核动力院已形成包括10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90多个研究实验室,集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军民结合、试验与设计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设计院,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四十年硕果累累勇立前沿
核动力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为核工业和其他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迄今为止,全院获得专利1300余项,共有近200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包括国际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研成果,许多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40年来,核电技术研发与工程设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造并融合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品牌——“华龙一号”,圆满完成蒸汽发生器、我国首套自主核电软件包和一体化软件平台(NESTOR)的自主攻关;国产模块化小型堆ACP100三代核电技术全面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及标准设计,具备工程应用条件,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小堆技术;国产先进燃料元件研发取得重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36特征化组件、200kg级N45锆合金、自主品牌CF2核燃料组件和具有更高性能的CF3核燃料组件相继研发成功;第四代超临界水冷堆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前瞻性地开展了行波堆、钍基熔盐堆等研发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高水平完成国家任务;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体系全面建立;AP1000引进、消化、吸收全面完成,具备工程化自主设计能力。核电工程上,“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福清5、6号机组实现FCD开工建设;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项目顺利实现FCD开工建设,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其他核电机组的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作及核岛主设备的采购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红沿河、宁德、阳江、福清、方家山、昌江等13台机组陆续投入商运。
40年来,核技术应用与核技术服务稳步发展。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具备工程建设条件;同位素产品、放射性医疗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生产销售业绩稳定并部分实现产业化;核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和巩固,建立了以技术支持、设备供货和核电维修三大业务板块21个专业技术中心,核电检修业务实现产业化运营,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国内首个“核电厂退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填补国内空白;核技术服务收入逐年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硼表、电气贯穿件、棒控棒位系统、仪控设备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0年来,核心能力大幅提升。以成都“615”工程为代表的第二代研发平台全面建成,以国家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代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全院实现了科研生产布局两次历史性调整;核设施退役、废物治理、三废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研究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卓有成效;国防科技工业核动力技术创新中心、核能软件与数字化反应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或挂靠核动力院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纳入了四川省“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核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积极推进,科研能力与行业号召力得到显著增强。
回顾建院5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风风雨雨,核动力院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肯吃苦、能攻关的职工队伍,也铸就了为了国防安危,为了民族尊严,为了核动力事业发展,“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核动力院精神,这是核动力院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核工业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延伸和发展。
“鉴往而知来”。在长期的不懈奋斗中,核动力院秉承“重责任、求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发扬“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动力技术发展之路,勇立世界核能科技开发的前沿。在新的征程上,核动力院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核动力院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踏实工作,努力拼搏,为中国核动力院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