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深水油气开发路在前方

 2021-04-08 20:35:14  来源:互联网 

深海开发已经成为油气行业投资战略发展的焦点,深海资源所涵盖的资源之大、范围之广,让众多企业都趋之若鹜,然而高风险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向深海进军的油气企业。

12月8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大会在成都召开,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继去年5月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作为总承包商,进行我国首次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之后,可燃冰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可燃冰基本覆盖了全球90%的海洋,海洋尤其是深水领域能源资源丰富,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洋是“神秘莫测”的,我们对海洋的认识依然在路上,开发资源依然面临较大挑战,深海油气开发之路如何往前走?

开发深海能源势在必行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海洋、依托海洋,充分发挥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作用,海洋是我国油气产业未来发展的资源战略要地,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重点,目前仍在深海能源开发的战略机遇期。

过去十年见证了能源技术革命,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以非常规油气为代表的油气生产供应加速发展,推动全球能源板块重塑,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发展,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转。

当前陆海开发加快交替,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总体趋势是向深海和极地进军,深海投资约占海上总投资的1/3,深海项目占到全球海上项目的1/4,在全球排名前50的超大项目中,3/4是深海项目。

深海油气储量发现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全球海洋石油资源44%分布在深水区,2013年到2017年发现的大于2亿桶的大型油气田一共91个,其中52个在深水或者超深水,储量占47%。近十年来,深水区加上大陆架的勘探储量,远远超过陆地储量。

目前,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油气消费逐年升高,另一方面,受2014年以来低油价的影响,投资持续萎缩,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缓慢。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企,有专家预计2018年对外依存度达到70%,我国安全能源形势不容乐观,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既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需要。

过去30年里两个最大的油气田均来自海洋。我国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海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程度还偏低。我国海上油气矿区总共有26个盆地,面积达到161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310亿吨,天然气储量预计45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不足20%。这其中南海油气资源总量约为46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深海油气资源总量占南海油气资源的70%。

随着陆上的油气资源和近海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的态势十分明显,2000年以前我国深海油气产量基本为零,目前我国重大油气均来自深海,去年产量约占8%,预计2020年将达到13%左右,未来我国已确定将加大油气资源国内勘探开发的力度,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将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合作铺就走进深海之道

除了中东等地区的个别国家,全球大型油气开发项目普遍是由多个公司联合投资和运营,例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具有全球领先的深海勘探开发技术,但仍旧在巴西深海项目中引入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世界主要油气企业。

俄罗斯亚马尔项目则由诺瓦泰克、道达尔、中国石油、丝路基金等共同投资;加拿大LNG则由壳牌、马来西亚石油、中国石油、日本三菱、韩国天然气共同参股;此外哈萨克斯坦卡沙干、阿曼PDO等均是由大型国际油公司联合运营。

海上大型项目尤其是深海项目,更普遍是由多家国际油公司联合投资运营。巴布亚新几内亚几乎所有的油气区块均由多家公司投资,包括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国际大型油公司在内,这种特点是由海上油气项目的高投资、高风险特性决定的。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巨大,深海勘探往往单井投资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联合投资与运营可以分散资金压力和风险压力。深海油气项目开发周期长,多家不同背景公司联合运营可分散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

合作开发油气,借鉴多家公司技术和管理所长,伙伴也往往互相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如中国石油在苏丹同马马来西亚石油、印度石油的合作也直接推动了在印尼、叙利亚同这两家公司的合作,中国海油在国内同外国公司的合作直接带动了其海外第一批项目,即澳大利亚和印尼项目。

今年举行的油气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东帆石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陈卫东表示,深水油气项目投资大,目前主要是少数大型国际油气公司涉足,美国七八十家小公司“下不了海”,只能面向陆地。他建议深水油气领域谨慎投资。

但是合作铺就了各国各企业走进深海的大道,各油气企业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担风险,最终实现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互利共赢,目前有不少生动案例。

中国石油针对深海油气,通过和国际各大公司合作,已经进入了里海海域、非洲东部海域、墨西哥湾海域和巴西海域等。里贝拉区块位于巴西东南部海域,为全球石油开采规模最大的海上油田。2013年,该项目由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两家中国油企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荷兰壳牌及法国道达尔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唯一投标方,中标巴西里贝拉石油区块。中标联合体的股权分配方式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40%、壳牌20%、道达尔20%、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各占10%。

2017年11月,项目实现首油投产。今年3月,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成功进行首次联合提油作业,所提原油经乌拉圭运回国内。5月15日,首船4.4万吨权益油,在奔波48天后顺利抵达大连港。这标志着中国石油第一个超深海项目进入投资回收实质性阶段。

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从浅水区到深水区,都是在对外合作中,通过不断学习、引进、消化、吸收、提升这样走过来的。我国的深海油气勘探起步于2004年,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掌握深水关键技术的人员,实际上前期一直是对外合作。2009年到2012年中国海油与BG等石油公司进行了合作勘探,共完成了五口钻井工作。

南海有350亿吨的丰富油气资源,但是限于复杂条件、认识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实际上开采很难。解决之道就是合作,在对外合作中逐步引进了国外的技术,消化、吸收、创新、超过,这是过去走过来的路。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理念,对深海复杂的油气田,特别是面对南海复杂的地质、海况和油藏条件,把国际上有经验有能力的大公司引进来共同合作开发,在开发当中进行学习和共同研讨,学习他们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来快速提升我们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现在各大石油公司,几乎没有想独立在深水中开发的,都以合作为主。中国海油也不例外,在巴西、尼日利亚等国都有合作,海外业务起步晚,想要加速发展,必须从合作伙伴身上学习深水开发经验。实质上,国外大公司在合作中独立作业基本上没有超过50%,都是吸收各家的专长。

壳牌公司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创新设计、产品和技术提高效益。在墨西哥湾的一个项目,通过改善设计来减少钻井的数量,把项目的成本节省了20%。壳牌(中国)国际业务发展总经理朱长龙强调壳牌创新的特点:“任何企业的创新,都必须要和其他人合作,不能光靠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深水业务仍然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但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我们要加强合作不断地实现创新来实现共赢。”

苏格兰深水资源丰富,经过50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与技术,已经开采了435亿桶的能源,苏格兰企业也与中国合作开发南海深水油气,WOOD公司参与了南海陵水17-2项目的建设。苏格兰在本地深水资源开发领域依然存在挑战,比如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减少项目关闭成本等,苏格兰都在积极谋求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1998年到2003年,苏格兰油气生产下降带来一些危机,为确保能源安全、减少成本,英国允许外国的运营商包括中国油气企业来与之合作。苏格兰有10个小储量油气藏,储量大概是10到16亿桶,需要合作减低成本。油气技术中心TechX的很多创意来自小公司,来自24个国家的创业者提出了260多个创意,这块也是合作的领域。油气技术中心准备创建一个全球海底中心,希望寻求合作来缩短认证时间。有一些老的资产必须要关闭,据估计,有98个平台5万吨的海底基础设施、160个井和5500公里的管道需要关闭,这需要花170亿镑,有一部分需要英国政府来支付,英国希望合作帮助降低关闭的成本。

技术引领深海开发前行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为人类认知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从深海探测到深海开发,无论哪个环节,先进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一流的深海开发技术,深海开发就寸步难行。

2017年,中国石油组织海洋工程公司作为总承包商,进行我国首次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中国石油先进的深水钻完井技术有力助推试采取得成功,党中央、国务院致贺电。试采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在深水钻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海油运用创新的南海北部基于洋陆转换带模型的三维高精度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建立了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形成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南海深水区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我国南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深水区154万平方公里,其中能够勘探的大概是82万平方公里,评价认为南海有265亿吨的原油和4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南海复杂的地形地貌情况及气候条件,比如从太平洋过来的内波流、台风等等,给油气开发造成了从海面到海底、地下一系列的挑战。经过缜密的研究,地球物理新技术为勘探突破提供有效手段。南海海底的深成岩岩性比较差,导致在钻井上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地下高温高压,于是又做了关键技术的攻关,包括平台移位拖曳隔水管技术,实现探井表层结合。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推动最终取得荔湾3-1、陵水17-2和流花油田群的突破。

壳牌通过30多年的技术革新,确立其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先水平,壳牌从1978年在200米水深处安装第一个潜水项目起,不断进行创新,在深水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功,包括钻井、开发SO系统,都是依靠创新才不断地得以推进。壳牌(中国)高管说过,技术是深水事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壳牌使用低耗能的技术和长期稳定生产系统来支持运作,其开拓的技术能够支持在深水区的工作,90年代进一步开发了螺旋脐带式运输管道,把油从海底采上来就是通过这些管道和采油系统。

依靠研发和大量的项目的经验,壳牌建立了在立管技术上的地位。从90年代开始就研究立管技术,多年钻研使其在各方面都处于全球第一,比如在SO应用、高压钻井的立管等方面,还有商业化的运用,2016年在9000多米水深处使用了立管技术。壳牌在深水高泵高压系统也有很好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多期水下增压站,来应对在开采方面的一些挑战,比如需求大幅攀升、高温高压,壳牌开发了一些新的模块,这样的模块式的设计,降低了运作成本,同时延长了产品的寿命。深水中的数字化能力可以降本增效,壳牌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建树,使用数字化提升在深水的业务,比如成像技术,提高项目的安全性,把人工效率提高了12%。

苏格兰创立了油气中心,把从创意的孕育到实施的时间缩短;技术中心TechX把很多来自小公司的创意付诸实施变成商业化。另外,油气中心准备创建全球首个海底开发多相流作业中心。在创建深水开发系统时采用数据分析、数字技术。苏格兰在深水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与其对技术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不仅是油气,深水领域其他能源如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都面临经济与技术上重大挑战,各国各企业应加强合作,探讨更佳的合作模式,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与开发,高效利用海洋这一宝贵资源,造福人类。我们相信能源的未来在海洋,海洋能源的未来在深水。

专家视点

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来看,我们具有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孔,热液硫化矿床等。多金属结核来讲,在全球的储量大概5000亿吨,主要分布在4000米到6000米海底,海底出现的形式是掩埋于沉积物。富钴结孔蕴藏约10亿吨,结孔厚度达25厘米以上,分布在400到4000米的,集中在海山、海脊和海台斜坡的顶部。热液硫六化矿床,在2000到2500米水深的范围,处于海底火山口,地质构造交结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300米到3000米水深,分布于深海沉积物。

吴有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的人均管辖的海域面积只占世界的第122位,海洋国土面积和陆地国土面积的比值是0.31排在世界第108位,油气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探明的人均数量和世界人均水平比,石油只有九分之一,天然气二十分之一。

梁岩峰: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

随着陆上油气资源和近海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的态势十分明显,2000年以前我国深海油气产量基本为零,目前我国重大油气均来自深海,去年产量大概占比8%,预计2020年将达到13%左右。

谢玉洪:中国海油总地质师

全球深海投资约占海上总投资的1/3,深海项目占到全球海上项目的1/4,在全球排名前50的超大项目中,3/4是深海项目。最近几年全球重大的油气发现,70%来自于水深超过1000米的水域,深海油气的产量占到海上油气总产量30%。

深水油气储量发现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全球海洋石油资源44%分布在深水区,2013年到2017年发现的大于2亿桶的大型油气田一共91个,其中52个在深水或者超深水,储量占47%。我国南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深水区154万平方公里,其中能够勘探的大概是82万平方公里,评价认为南海有265亿吨的原油和4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李中: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总工程师

上世纪末,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已达3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过去30年里两个最大的油气田均来自海洋。我国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程度还是明显偏低。我国海上油气矿区总共有26个盆地,面积达到161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310亿吨,天然气储量预计45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不足20%。这其中南海油气资源总量约为46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深海油气资源总量占南海油气资源的70%。

相关标签
油气
前方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