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现场,工程队正在进行选址勘探。21个勘探点,机器深钻取地质样本,每一米取一次样本,最深达135米。
在中国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联合体、法国电力和英国政府所签署的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中,中方将控股投资布拉德韦尔B项目,推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在英国落地。
此时,距离郑东山第一次接触英国核电已过去8年。2011年,现任中广核英国公司总经理的郑东山时任中广核副总经理,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他跟英国地平线核电开发公司的高管见面,就投资合作开发英国核电项目进行交流。不过,受政策等影响,项目最终未能成功合作。
看似短短8年,实质是中广核全力开拓全球核电市场的重要时期。期间,有过希望,有过波折,有过失败。英国,是希望的开始,最后也实现了中广核海外核电项目合作第一次落地。
这也是中国核电从技术到管理第一次真正被世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斥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消除意识形态、文化等差异带来的不理解,如何适应和融入所在市场环境,又如何把握和平衡企业利益与项目合作,在中广核开拓海外核电市场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势必将为更多国际项目合作提供经验借鉴。
“地平线”背后的不了解
2018年6月,泰特现代美术馆,毕加索1932展览正在展出,之后这里还将迎来梵高的展览。如果不提醒,观赏者很难意识到,这座屹立在泰晤士河边的美术馆,实际由已退役的燃煤电厂改造而来。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2012年英国政府制定了新的《能源法案》,以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新核能、燃气、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多元化能源架构建设。
1956年,英国Calder Hall核电站投入运行,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投运的商用核电站。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2017年核能发电已占英国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从长远看,核电是英国清洁能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国对清洁能源的补贴机制是投资者最看重的一点。如今,大部分核电机组面临退役,这使得英国核电市场的空间增大,世界核电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英国。
2011年9月,郑东山第一次接触英国地平线核电开发公司时,公司股东为两家德国企业:意昂(EON)和莱茵(RWE)。后者邀请中广核加入合作开发英国核电项目。“谈了好几种方案,包括三家各1/3的方式,或者他们两家50%,中广核50%。”郑东山回忆。当年年底,郑东山亦带队到英国,深入探讨合作方案。
只是,德国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宣布弃核,政策也波及德国企业海外核电业务。
2012年2月底,地平线核电开发公司的两家股东决定出售公司。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一小时,公司董事长给郑东山打来电话,表示抱歉和感谢,并希望中广核能参与到公司竞购中。
对于地平线开发公司的转让,英国政府对竞购者提出包括必须具备核电技术等要求。日本日立、东芝西屋联合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广核联合法国阿海珐成为三位竞购者。
很多年后,人们所看到的是日本日立收购成功,便直觉认为中广核落败了。事实上,那次竞购中,中广核最后并未提交竞购标书。
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英国政府对中广核提出特别的要求,即不能控股核电项目,且必须跟西方知名核电企业合作。
在郑东山看来,这两个要求,本质上一是对中国企业进入英国核电市场设置了门槛,二则体现出英国政府对中国核电企业的不了解。
放弃竞购的三个月后,郑东山带队到英国,在解释自己放弃竞购原因时明确表示:“这两个要求我们没办法接受。我可以在这儿投资,但是你似乎仅仅限于我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财务投资的。我们中广核不是财务投资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广核选择放弃英国市场。相反,郑东山发出邀请,希望对方能实地参观中国的核电项目。
2013年4月,英国核能主管部门相关官员拜访中广核,实地参观了大亚湾核电站。参观后,对方表示没想到中国已经有这么好的核电站。
郑东山介绍了中国核电究竟是好在哪里。“第一,在偌大一个汽轮发电机厂房里,那么多设备和管道,你有没有看到一点跑冒滴漏?没有,这说明我们设备质量好,质量好说明我们维修做得好、管理做得好,这个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维护水平是做不到的。第二,你只看到大亚湾这个项目,如果你到过我们中广核其他项目现场,你会发现经过三十年发展,我们积累了很多你可能意想不到的东西。你可以从WANO、IAEA等国际核电相关组织了解到这些信息。”
一个月后,郑东山收到英国核能办公室的来信,言明“欢迎中广核到英国投资核能项目”。
新合作的启动
新合作方案开始进入探讨阶段。
2013年4月,中广核和法国电力起草了共同开发英国核电市场的合作协议。
2013年10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乔治·奥斯本到访台山核电站。在他中国内地访问行程的最后一站上,奥斯本表示,尽管最初中国公司在英国核电项目的投资有可能仅占少数股份,但随着新核电站的建立,股份比例将有可能增加至多数。同期,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就在英国投资建设核电站签署了投资合作兴趣函。
同年12月,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支持中方参股甚至控股英核电建设项目。
2014年3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正式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工业合作协定》,正式确认中广核将参与法国电力在英国拟新建核电项目的开发及建设,共同推动由中广核牵头的中方企业联队控股开发英国后续新建核电项目。
然而,2014年4月,中广核和法国电力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一度谈崩。
最初中广核的想法是,投资欣克利角C项目,同时法国电力转让一个核电厂址给中广核建设“华龙一号”,如此一来,法国电力获得需要的投资资金,中广核获得“华龙一号”落地的机会。但法国电力不同意,要求中广核必须再多投资一个核电项目,即赛兹韦尔C。
当时临近6月份李克强总理访英,是促进合作落地的一个重要机遇。中广核跟国家主管部门商量后,决定与法国电力再商量,双方各让一步。
经过探讨,法国电力一开始所要求的三个项目捆绑最后变为“两个半”。在赛兹韦尔C的投资上,中广核股比仅占20%,并只参与到项目开发阶段,该阶段投资总额也被严格限制,后续中广核有选择是否继续投资赛兹韦尔C的权利,后续若退出,则法国电力需要接纳中广核所拥有的20%股权。
2014年6月16日至19日,李克强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中英双方签署并发表了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英方欢迎中方积极投资参与建设英国新核电项目,对中国公司在符合英国独立监管机构严格标准的条件下,有望在英国主导开发核电站及使用中国反应堆技术持开放态度。
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法国电力就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关键条款和电价与英国政府达成一致,并通过欧盟委员会批准。
2015年10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中广核和法国电力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
不过,项目之后又起波折。
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首相卡梅伦辞职,之后,特蕾莎·梅上台。2016年7月28日下午6:30,法国电力董事会以10比7的投票结果,通过HPC项目投资决策。谁知2小时后,英国政府宣布将重新评估该项目。
按照计划,一旦法国电力董事会通过项目投资决策,三方将正式签署协议,启动项目。当时,中国能源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已准备出发前往英国,临时接到通知,签约仪式临时取消了。
2016年8月9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金融时报》发表题为“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的基础——欣克利角考验中英互信”的文章,表示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的基础,希望英国政府尽快对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做出决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同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参加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并与习近平主席首次会晤,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在特蕾莎返程后,9月15日,英国政府宣布批准欣克利角C等核电项目。9月29日,中广核、法国电力与英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核电项目也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在英国最大的单笔投资,也是在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eo记者 刘文慧)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