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煤限制政策的长期存在与进口煤数量持续增加,是当下市场最为关注也是疑问最多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详细分析。
今年以来,随着煤炭先进产能的不断释放及产地煤矿的复工生产,煤炭产量整体呈现增加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73645万吨,同比增长4.5%,增速与1-8月持平。进口方面,今年以来国内及进口煤炭产量整体呈现增加态势,供应相对充足,尤其是进口煤增幅明显。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中国共进口煤炭25057万吨,同比增长9.5%;煤炭进口金额约198亿美元,同比下降2.3%。
限制进口煤的政策一直存在,而且发改委也在去年的会议上表示2019年煤炭进口数量不得超过2018年,但为何今年以来进口数量一直呈现增加态势呢?具体分析如下:
(1)冬季用煤高峰期来临。临近冬储,保证煤炭市场的充分供应是首要任务,而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又是有效的补充。因此在此关键时期,出台收紧进口煤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2)今年以来国内动力煤价格仍处于绿色价格区间的上方运行,整体高位运行。发改委规定的绿色价格区间是500-570元/吨。而今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的实际成交的平均价格在600元/吨。价格仍处于偏高水平,如果收紧进口煤会进一步加剧煤价上涨。
(3)为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基础。9月26日,国常会会议决定取消煤电联动机制,将煤电标杆电价改为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这将进一步提高电价的市场化程度和水平。基于目前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来看,电力市场化程度提高后,需要有合理的煤炭价格,才能更快更好的推荐电力市场化改革。
对发电企业而言,后期盈利空间会有收缩。政策中明确指出,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明年暂不上浮,特别要确保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浮动电价的上涨幅度小于下跌幅度,而且2020年电价只能降不能涨,政策导向不利于燃煤电厂,燃煤发电企业要下调上网电价,电价下调后燃煤电厂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盈利水平下降后,就只能打压煤价。
对煤炭企业而言,后期煤价会继续承压。2020年电价只能降不能涨而且电价的上浮比例小于下浮比例,电厂利益要更多的向用电企业倾斜,因此电厂会维护自身利益只能向煤企施压和索要利润,因此打压煤炭价格是必然。在当前煤炭市场供需格局不断偏宽松的状态下,发电企业会进一步打压煤价,煤炭市场价格将承压下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20年的年度长协基准价格。
后期来看,随着煤矿新增产能陆续投产释放,国内煤炭供给能力将不断增强,再加上后期出台收紧进口煤政策的可能性较小,进口煤数量将持续增加,预计2019年进口煤数量突破3亿吨是必然。后期来看,在国内继续增量,进口政策执行放松的背景下,2020年煤炭市场供应偏宽松已成定局,而需求端难有大幅提升,因此煤炭价格重心将进一步下行,将在绿色价格区间运行。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