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2月23日消息,近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国内首艘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在江苏启东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又添“海工重器”。
该船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并集先进性、高效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各方面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铁建风电01” 正式下水
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1000万千瓦,确保建成500万千瓦,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作为中国铁建系统内唯一一家以水工专业为主的工程局,中国铁建港航局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施工经验,以及对海洋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具备了先导之势,投资打造风电安装船是其抢抓海上风电发展新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
“核心装备是海上风电施工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铁建港航局设备物资部部长甄义省介绍道,“铁建风电01”集自升平台、自航运输、打桩施工、起重安装、动力定位、远洋调遣、近海作业、智能化施工管理等功能于一体,配备目前国内最大的IHC-S3000液压打桩锤及8米抱桩器,能独立完成海上大型风机基础沉桩及风机安装等全流程施工,配备DP-2动力定位和四点锚泊两套定位系统,操作机动灵活,使该船在十六级台风下亦可实现精准定位,增加作业窗口期,延长作业天数,施工效率及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铁建风电01”航行测试
该船全长105米、宽42米,型深8.5米,桩腿总长85米,甲板作业面积约2500平方米,可容纳三套6兆瓦或两套8兆瓦的风机组件,续航力3000海里,可抵御16级台风,在恶劣海况下亦可实现高精度安装。船舶起重能力在国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双钩均1300吨的绕桩吊机为国内最大的绕桩式起重机,相当于可以吊起一艘“轻型护卫舰”。
同时,该船采用先进的可摆动和可变倍率滑轮组结构,具备大直径单桩自行翻桩功能,最大夹角可达45度,可大大提高起升速率,且不乱绳,属国内首创。除此之外,该船在同类船舶中首次配备钢制直升机平台,可停靠直九等小型直升机,具备应急救援、物资补给能力。船舶综合性能满足海上风场选址“离岸50公里、最大作业水深50米”的施工要求,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综合性能最高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舶之一。
“作为可以远洋航行的风电安装船,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各种人性化需求”该船监造组组长陈耀金介绍道,船舶加载卫星通信系统,WiFi网络覆盖全船的各个角落,使船上与岸上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可实现远程数字化管理。针对船上人员的工作、生活、娱乐需要,船舶还配备了医务室、阅览室、中央空调、多功能烤箱、淡水直饮机、带烘干功能的洗衣、齐全的健身设备、IPTV数字点播电视等实用设备,大大提升了海上施工人员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