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理想的理想ONE,它的表现足够理想吗?
这是我试驾前的疑问,或者说是担心,甚至在还没正式试驾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是偏低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理想是造车新势力,理想ONE又是它的第一台车,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参考其它车型来估算它的表现,它的舒适性,它的空间、它的用料,甚至那个“首创”的可交互的四块屏幕好不好用都是未知的。
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相对于有前人探路并已经取得成果的纯电动路线,理想采用的增程式混合动力在国内依然算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前辈”沃蓝达当时在国内的销售表现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但是,在实际体验之后,我发现的担心是多余的,理想ONE这台车虽然不完美,虽然还需要一些打磨,但它的表现已经足够打动人了。
以实用为基调的设计,不惊艳但好使
初见理想ONE,第一个感觉是大。这个价位常见的合资车型比如汉兰达,长度也才4890mm,昂科旗的车身要比汉兰达大一些,也才4981mm,而理想ONE的车长已经超过了5米,宽度也接近2米了,虽然在同等售价区间内,国内品牌车型的车身尺寸做得比合资品牌车型大是一个常见的做法,但理想ONE这个身材还是大得有些出乎意料的。
不过如果刨去超过5米的车身所带来的那种震撼感,就设计而言理想ONE其实是有点普通的。它没有蔚来那些复杂的线条和折面所带来的光影变化,纵观全身上下,基本都是横平竖直的线条,又或者是毫无攻击性的大曲面,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重剑无锋”这个词我感觉是适合的。
就比如说侧面,你说它平淡嘛,那肯定是平淡的设计,从车顶到门槛基本都是平行的水平线,缺少了一些变化。但对理想ONE来说我觉得这种设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的定位与蔚来ES6不一样,它瞄准的消费人群也与蔚来ES6不一样,理想ONE的直接竞争对手更多是汉兰达、昂科旗这类合资中型SUV,所以如何从对手那里“争夺”份额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这时候采用这种设计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实用性的提升,空间大只是其中一方面,第三排车窗也占据了足够的面积,坐在第三排也不会觉得特别压抑,对于一台以家用为目标的车型来说这是必须的。
而且在一些细节的地方,理想ONE也拿出了一些有特点的设计,比如说这个环抱式的灯组设计,我不敢说在晚高峰的车流里看到这个灯光就知道这是一台理想ONE,但相对应的“高级感”还是有的。
至于内饰,理想ONE带来的感觉是与外观观感很相似的,到处可见的圆角矩形与车头的设计很相像,横跨中控台上方的三块屏幕已经占据了超过80%的车内宽度,剩下的位置也仅仅够放两个出风口而已。是的,那左中右加下总共四块屏幕第一眼看上去的确是挺震撼的,但也仅此而已,的确称不上什么设计感。
但是,这设计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就不一定了,一般来说尺寸这么大的车女主人是不太愿意亲自驾驶的,尤其是有男主人在的情况下。这时候右边这块“副驾驶专属屏幕”简直是直击女主人的痛点,千万不要低估一块比手机大、不用自己端着而且还能看剧的屏幕对女性的吸引力,哪怕里面只有爱奇艺的正版资源。这种吸引力我是做过测试的,在之前跑电耗+充电的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媳妇问了我5次能不能看电视剧,至于为什么没有第6次那是因为第5次的时候我就已经松口了。
而且理想ONE这几块屏幕上的交互都是有考虑过的,副驾屏幕分区上下划动调整音量和亮度就不提了,往常我们吐槽的没有实体按键不方便调节空调这一点也被理想ONE解决了,虽然要开启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之类的功能还得用眼睛瞅瞅才能确定好点按的位置,但在下面这块屏幕上左右滑动可以调节风量,上下滑动可以调节温度,还是会方便不少。
好看的座椅如果再舒服一点就好了
来,我们假设一下,在某个周末要出趟远门,这时候有“专属司机”开车,自己只需要坐在副驾上看剧就行了,是不是感觉特别惬意,如果再给你一张舒适宽厚的美式沙发座椅,那简直是完美的体验了,可惜这一点子在理想ONE上行不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张座椅。棕色皮革外加航空头枕在豪华感的营造上是足够的,但舒适性是有所欠缺的,座椅的填充物并不柔软,在经过材料初段的压缩后会有一种顶着的感觉,身体并没有陷下去。同时由于靠背和坐垫的弧度并不高,座椅本身又宽,所以哪怕是以我这样偏胖的身材(1cm身高超过1斤)也是感觉包裹性不够的,实际上这张座椅我用了差不多1.5天时间才得以适应。
而第二排座椅的表现就好一些了,2+2+2的座椅布局让第二排乘客拥有基本和第一排一样的乘坐感受,而中间这两张座椅虽然样式与第一排的基本一致,但靠背和坐垫都要稍微软一些,再加上座椅的高度也要更高,坐姿更加舒坦,相对来说舒适性是有改善的。
至于第三排,得益于超过5米的车长,只要把第二排座椅往前调一点,第三排就能获得足够的乘坐空间,但乘坐感受就大体与第一排座椅相同了,填充物不够软,包裹性不足,最终导致舒适性一般。说实话,理想ONE这套座椅是我认为这台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大是肯定够大的,但是相对应的舒适性我认为是对不起现在这个售价的,倘若把前两排的Nappa真皮去掉,把省下来的成本放在舒适性上,表现肯定会好很多,这也更符合这台车本身的定位。
舒适向的驾驶调教
作为市面上位数不多的增程式电动车型(真为数不多,另外两台仅存在售的车型分别是宝马i3和东风风光E3),这种驱动形式和补能方式兼顾了驾驶感受、日常使用成本以及续航的需求,是我认为现在最理想的电动车类型。理想ONE使用了两台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前轴电机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40N·m,后轴电机的动力还要更强一些,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290N·m,整个动力系统的综合功率达到了240kW。
电机的魅力估计就不用我多说了,动力响应极快,加速线性是电动车共有的属性,哪怕是这台车重2.3吨的理想ONE同样如此,并且对应的加速能力也是非常夸张的,官方成绩6.5s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但理想ONE与其它常见的电车不一样,它的目标是做一台安安稳稳的家用车,它是希望能吸引到燃油车的潜客来选择自己的,所以在调教思路上理想ONE是对着一台舒适向大尺寸SUV去做的比如它的电机,调教思路就有点不一样,正常开起来它更像是一台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型,起步那一刹那动力并不会一下子就爆发出来(当然这时候动力是调成舒适模式,也可能理解为普通燃油车的NORMAL模式了),而是有一个快速且平和的攀升过程,当电机转速开始起来之后才会感觉到动力系统那股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这种表现肯定是刻意调教出来的,为的就是让燃油车用户可以无缝切换到理想ONE上面。
另外一个可以佐证的地方就是理想ONE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单踏板模式,哪怕把能量回收调成强,在松开加速踏板的时候理想ONE的减速力道也不是很强的,在城市大部分路况下还是需要刹车踏板的介入才能安全停下,而且这动能回收强度还是受电量影响的,满电情况下动能回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要等到电量调到90%甚至以下才会感觉到一些。至于纯电车型上常见的松开加速踏板车速会保持为0这个调教,理想ONE也没有采用,而是选择了跟自动挡车型一样的D挡低速蠕动调教,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是相当的不新能源。
然而在电量计算这一块它还是很精准的,在市区道路行驶基本是每走1km掉电1km,中间相差的并不算多,在增程模式下,满电表现180km续航大概能跑140km左右,当续航降到40km左右时,发动机就会间歇工作起来让电池保持一定的电量。但这时候如果不是可以去感受或者去看工况显示的话,其实是很难感知到发动机的存在的,哪怕这是一台1.2T 3缸发动机。整车的隔音降噪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不只是发动机的噪音,连环境噪音、风噪、路噪、胎噪都很难传入到车内,在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隔音降噪水平的车型并不算多。
至于底盘,在高速路或者是质量好的路面上,表现是很好的,自身重量加上还不错的悬挂支撑力度让车辆在行驶时非常稳当,变道的时候车身也比较灵活,虽然经过一些路面起伏时会感觉到悬挂有些拉不住车身导致有些轻微的晃动,但这种像“船”一样的表现我觉得是很符合这台车的定位的。
只不过国内并不是只有好公路,市区里头的烂路也不少,当它在碾过城市里的的坑洼,经由轮胎悬挂传进车内的振动有点直接,再经由偏硬的座椅传到身上,嘛~感受肯定是不太好的,这时候就会觉得如果座椅或者悬挂再软一些就好了。
而他的转向也是朝着传统大车的方向去做的,手很难在方向盘上感受到路感,甚至方向盘打起来还是有点虚虚的,总之你把它理解为这只是一个能让你控制车头方向的器具就好了,它要做的是安全快速地把乘客从A点运送到B点。甚至有时候不用自己打方向盘也行,因为它有驾驶辅助系统,支持车道保持功能,甚至打转向灯的时候它还能帮你自动变道,只不过有时候地面两侧是实线或者是旁边有车,它都能执行这项变道的指令,所以驾驶员还是要时刻注意路面情况的。
有电机加成,但理想ONE还是想做台油腻的SUV
理想ONE的竞争对手很明确,不是蔚来、小鹏、威马这些造车新势力,而是汉兰达、昂科旗、途昂这些传统品牌的产品,从他的补能方式和驾驶调教上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这一点,它不想客户过来试车的时候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它想让客户在之前积累的经验依然能够用得上,在这基础上它提供了更大的尺寸、更好的使用经济性、更多的配置。如果说电机的加入本可以让理想ONE成为暴躁少年,那这种自我的定位让理想ONE甘愿成为一台油腻的SUV,但别理解错了,这里的油腻是夸奖的意味,凭啥开电车就得一脚电门感受G值的剧烈变化呢?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得开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不是吗?
最后,这台油腻的理想ONE要价32.8万,单看价格肯定不便宜,但考虑到可以上绿牌,有这么大的空间尺寸,有足够丰富的配置还不用担心续航问题,我觉得,在看车试车的时候,给理想ONE一个机会也未尝不可。
日前,有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疑似玛莎拉蒂Ghibli混动版车型的路试谍照。新车或基于现款Ghibli运动版车型而伪装,在其右侧油箱上方还设有特殊标识,我们猜测或为混动车型标记。
说到新能源汽车,我们首先想到的品牌一定是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鼻祖,特斯拉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如果说过去它的能见度较低,纯粹是因为它是进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