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至今,江西宜春市中心城区未增加过一辆出租车,与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不相符合。去年12月7日,记者曾就此作过报道。记者日前获悉,该问题目前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该市拟在3年内新增出租车300辆,新增车必须是新能源车。
城市发展9年未增出租车
近10年来,宜春市中心城区面积由原先的2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53平方公里,人口由原先的26万人增长到50万人。
同时,该市还获得了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张国家级名片,城市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而,宜春市仅是在2002年全国农运会在该市举行时,在中心城区投放了404辆出租车。从那时起至今,宜春中心城区的出租车还是维持在9年前的404辆。
旧体制成困扰增车主因
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年来,行业管理部门虽然也想过增车问题,但是谁都不愿意去触动这个事。因为现行的体制是车主出资购车,然后挂靠到三家出租车公司取得经营权。
“当公司利用国家的经营资源,向车主收取管理费后,并没有承担起管理责任,而是形成以费代管体制。而车主就得利用这辆车的经营权,拼命去赚取更多的钱,才能确保上交的钱与自己的利润。”业内人士说,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打表、乱涨价、拒载等现象愈演愈烈,使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拟3年新增300辆出租车
宜春中心城区打车难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增车改制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在今年3月的当地“两会”上,代表们又多次提出议案,要求有关部门新增出租车。会后,市交通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先后赴衡阳、株洲及省内设地市学习考察。很快,一个中心城区新增出租车方案形成,并于7月19日形成正式文件。此方案将在举行听证会并经综合研究后立即实施。
14日,记者从听证会上了解到,该市中心城区拟3年投放出租车300辆。为推进节能减排,新增车必须是新能源车。每辆车价位不低于10万元,但必须是列入国家目录的车辆车型。
新增车实行公车公营体制
对新增出租车实行哪种管理体制,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们担心以往因为挂靠经营与以费代管体制滋生的各种乱象重现。
“今年,市政府还出台了中心城区出租车管理办法,规定对新增的300辆出租车全部实行公车公营,即实行公司统一出资、统一经营的公司化经营,严禁对出租车私自转让和倒卖。对原先的404辆出租车因经营期限还未到,4年后,或将在车辆更新时逐步纳入新的管理体制。”宜春市运管局局长刘益明介绍说。
刘局长告诉记者,原先的产权与经营权分离形式被打破,不仅服务质量能得到改进,交通事故也会相应下降。现有情况表明,出租车的交通事故大部分发生在代班司机身上,因为驾驶员只对老板(车主)负责,无视规章制度。
新体制促公平提升服务质量
省运管局客运管理专家熊晓芬告诉记者,公车公营新体制与过去的经营体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公司那种坐地取价,拿国家资源赚钱,而司机辛苦跑车,钱大多归了车主和公司的不公平现象。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取得了上岗资质的驾驶员再也不用为每天要交高额“份子钱”而犯难。他们享受社保、医保等合法劳动保护权益,只要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开好车就行。这样一来,公司没管好,要从经营市场淘汰出局,员工干不好要丢饭碗,员工与公司成为责任共同体。
熊晓芬还表示,对出租车目前还是按道路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对驾驶员从业资质和公司经营质量分类分级打分考核。同时还运用网上管理,公司或驾驶员一旦进入黑名单,其经营资质及从业资质都会被取消。下一步还将准备用三年时间,制订新的客运行业管理计划,旨在提升出租车管理水平,使管理体制更趋完善。
从2002年至今,江西宜春市中心城区未增加过一辆出租车,与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不相符合。去年12月7日,记者曾就此作过报道。记者日前获悉,该问题目前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该市拟在3年内新增出租车300辆,新增车必须是新能源车。
9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从目前的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本次扩大推广将采取集中招标方式,推广目标为3000-5000辆。
继本月初山东威海11辆全新天然气公交车投入到101路运行后,昨日,5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辆天然气公交车又投入到117路运行。这些新能源车的投入使用,将保证中秋国庆期间市民的通畅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