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通过了对厦门市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试点项目的验收。据了解,开展试点项目三年多的时间里,厦门市在推广新能源车辆、改造公路照明系统、治理施工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成效颇丰,绿色交通时刻守护着“厦门蓝”。
据悉,201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制定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厦门被列为首批区域性试点城市。三年多来,在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的精心组织下,厦门市公路局、厦门公交集团等11家单位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与任务。
推广新能源车辆
厦门公交集团不断加大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目前,厦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达到1480辆,占城市公交车总量的32.3%。厦门市公交集团介绍,与传统柴油车相比,CNG清洁能源车辆可综合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82.2%,且无粉尘排放。公交集团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8000多吨、二氧化硫约300多吨、氮氧化合物约80多吨。
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型已是厦门出租车的普及车型。从2013年开始,厦门市将汽油单燃料出租车全部改造成CNG、汽油双燃料出租车,一台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71公斤;2015年,厦门市新增500台出租车,车型全部改为纯电动,一台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6891公斤。目前,全市出租车中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95%,纯电动出租车达560辆,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000多吨。
改造道路照明系统
厦门市公路局也对道路照明系统进行了改造,比如,对厦门成功大道隧道群、环岛干道隧道群等11座隧道的照明灯进行改造,将原来装设的金卤灯、荧光灯、高压钠灯更换为新一代高效绿色节能的LED隧道灯。每年节约标准煤5606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974吨。同时,公路、码头等地点的照明设施也在提升,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改造交通节能照明灯具1万多盏,建成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在码头、堆场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
施工项目降尘
交通建设项目施工的降尘工作,也保护了厦门的环境。近两年,厦门地铁、翔安机场、厦门火车站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均加强土地、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施工单位节能管理和重点耗能设备用能管理。比如,在地铁施工中,工地围挡周边安装360度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的雾化设备,每隔1米左右设置1个喷头,一个施工点几百个喷头交织喷出的水雾,有效降低了工地扬尘;在324国道厦门段路面改造过程中,建设单位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双丰收。
2016年5月16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通过了对厦门市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试点项目的验收。据了解,开展试点项目三年多的时间里,厦门市在推广新能源车辆、改造公路照明系统、治理施工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5月13日,淮南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对即将新开的山南-毛集39路公交车线路进行公示,这条新增的便民线路,由于其中有约29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公交车的载客人数、车速等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焦点。昨天,记者采访了运管、高速交警
2016年5月17日报道,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交(集团)总公司了解到,从5月14日起,62路公交车将由原市民体育活动中心延线至公交五公司,增设:成吉思汗公园、华侨新村、北国风光·天建城、抽水蓄能发电公司、安通驾校、思必达汽
2016年5月18日报道,今年以来,芮城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发展城市公交客运,正在组建由5个股东投资的股份制公交企业,计划2年投资8000万元,发展200辆城市和城乡公交客车。具体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今年6月份投入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