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业内专家25日在出席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一致认为,中国加快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指出,当前中国要充分利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好时机,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和研究汽车产业与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如何利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机会,促进结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厉无畏分析,按照中国目前汽车市场30-40%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增汽车的产品油耗,相当于一个2000万吨以上级别的炼油厂。而新建一个2000万吨的建油厂,需要五年时间,基本投资超过200亿。“十一五”规划的炼油能力几乎被五年间新增加的3500万辆汽车消耗殆尽。而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汽车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空气中50%以上的的污染都是由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所以,迫于环境与能源的双重压力,加快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说,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今,城市道路拥堵、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燃油价格高企等,正在超过我们的生态和资源承载极限。
罗军认为,在当前或者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传统汽车还是汽车市场的主流,面对全球10多亿辆汽车的市场,我们应该在传统汽车的节能改造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通过系统优化、发动机升级、车身轻量化,达到节能目的。同时他也提醒,“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在成为一项“全民运动”,不管有没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都跻身这个行业,试图在资本市场得到丰厚的回报或挤占政府的扶持资金,这是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应是一场汽车领域的技术革命,需要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是人才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引导这个产业的发展。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表示,新能源车是一个革命性的产业,不能各自为阵。根据全球的形势,2050年一定要减少50%的碳排放,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2050年要有50%的电动车。他表示,电动车行业指标确定后,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鼓励和扶持新技术开放和商业模式创新,这样才能够长远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的、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200多位汽车业界、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出席。
“山东一家以纯电动为名片的客车企业,近来一直在寻找外界投资或股权出售的机会以换取后续发展资金,也找过几家客车龙头企业洽谈合作,但均未成功。”近日,一位客车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之前一直“高烧不退”的电动车热有降温的苗头。
据日本《朝日新闻》6月28日报道:三菱汽车公司的益子修董事长在27日发表声明,三菱汽车公司将开始“2012年生产4.5万台i-MiEV电动车(简称EV)”的生产计划,这对三菱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专家谢子聪在下午的会议上侃侃而谈,他表示,新能源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让产品有市场,如何让它有市场,这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形成这个有市场的产品。包括它的供应体系、技术路线、管理检测等等。
不幸的是,这是目前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中“最短的一条腿”。通常人们都说电动汽车有三大总成:牵引电机、控制器和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通常被划到电池领域,认为BMS只是蓄电池的一个附件,因此许多整车企业把BMS的选购配套、改进提高重任交给了给电池厂商。
默克尔认为,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毫无疑问是连接起两国的宽阔桥梁的最重要的支柱”;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德国是中国的“理想伙伴”。据悉,中德已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