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然也是产油大国,但是不断剧增的汽车保有量以及国内各项经济发展产生的石油需求已经让我国对国外的石油依存度达到了50%以上,这种危险能源结构模式迫切的需要改变。要改变国内的能源结构,缓解用油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成为备战未来局势的重点工程。
新能源汽车仍是零突破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在2009年就已经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了要在2009年至2011年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重量5%左右的发展计划。
现在2011年已经临近收官,然而当初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却很显然没有实现。50万辆的产能是没有问题,但是5%销售占比却根本没有实现。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以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全都是公共交通系统在应用,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大型的公交客车,新能源汽车在有着最大规模的私家市场仍然没有得到打开,无论是自主品牌的低端车型F3/F6,或者是合资品牌乃至豪华品牌奔驰宝马的新能源车型均未能有所斩获,新能源车型在私家车领域的占有率根本就是0%。
靠补贴以及政府集团采购行不通
面对这种情况,有不少观点认为,应当继续加强政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扶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补贴,提高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额度。甚至有的观点更为激进,直接点名要求政府机构,相关国企等大公司大集团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采购。并在这些单位建立充电站充电电桩,由这些点展开,逐渐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氛围,最后带动私家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消化形成期望的产销规模。
这种想法在方向上并没有错,由点及面的推广,从单位向个人的深入,这的确是新能源汽车要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很好的发展路线,只是这种操之过急的思路太过于理想化,它无形中回避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有的市场竞争,它变成了把很多现实因素都给忽略掉的蛮干。
目前中国市面上新能源汽车,包括那些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的汽车都没有能够走进广大的私家车市场,说到底就技术问题导致的。
如何快速的充电,如何方便的充电,如何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这些使用中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都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前提下,一味的强行要求政府机构,以及大型的集团单位去购买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除了短时间内对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做出了一点微薄贡献以外,不见得有什么影响。
况且这种为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而人为的干预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资金风险和一些弊端。
首先是购置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成本远高于普通能源车型,加上要建设配套使用的充电站和充电桩,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而现在新能源技术并不完全统一,各大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相互封锁,所采用的技术参差不齐,充电电压,充电接口都不一致,充电站充电桩能不能通用所有车型还有待商榷。未来谁家的产品技术会成为主流,甚至是行业标准尚未可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大举采购新能源汽车是不理性的。
况且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有什么样的突破是个未知之数,如果有革命性的新技术问鼎,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充电设施就会被淘汰掉。那现在草率购买新能源汽车,大兴土木建起来的充电站和电桩岂不是花得冤枉。
再者,让这些技术不成熟不够完美,使用条件有限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尤其是私家车市场,这简直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可绕开市场自由竞争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坚决不能走强买强卖的路线,不能拍拍脑袋就指望通过政策硬来蛮干下去。不能因为它是新能源符合节能减排就盲目的大力发展而回避原本该有市场的自由竞争。绕开市场自由竞争对新能源汽车的检验,到头来反而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支持,但是不能过度支持,过度依靠政策去推动和普及的新能源汽车是缺乏竞争力的,也是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的。市场需要新能源汽车,但并不是只要是新能源汽车就欢迎,这其中是带有选择性的。唯有真正技术足够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才能进入到潜力巨大的私家车市场。要走到这一步,新能源汽车就得经历市场自由竞争的大浪淘沙。
我国虽然也是产油大国,但是不断剧增的汽车保有量以及国内各项经济发展产生的石油需求已经让我国对国外的石油依存度达到了50%以上,这种危险能源结构模式迫切的需要改变。要改变国内的能源结构,缓解用油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成为备战未来局势的重点工程。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雷诺将在英国停售四款主打车型,为2012年电动车的生产提供资源和资金保证。2012年,雷诺将为英国市场引进Twizy都市小型车、Zoe微型车以及风朗(Fluence)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