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2021-04-21 06:07:21  来源:互联网 

  酝酿两年之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我国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2015年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绕不开汽车工业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坦言,当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产品,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以改装为主,只是在现有车型上更换动力系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二是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尚有较大差距,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三是尚未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制造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苏波说,我们要努力补上汽车共性技术、基础技术这一课,才能推动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成为当前产业化重点

  在规划编制之初,依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表态和已出台的政策,业界一直揣测纯电动车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唯一的技术路线。如今,这一技术路线虽然没有质的改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也列入了当前的重点推进方向。

  苏波介绍说,规划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表述更为全面和准确。除明确要以纯电驱动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外,还提出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规划还细化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对于汽车油耗目标,规划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千米,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千米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千米,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千米以下。

  50万辆产销目标“跳一跳”可以达到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总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834辆,达到预计推广数量的35%以上。其中,在公共服务领域总计推广纯电动公交车1537辆,用于邮政、物流、环卫等的纯电动车2657辆,在私人购买领域推广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325辆。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实现50万辆,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苏波认为,如果仅从现在的推广速度看,要实现50万辆的目标确实有一定难度,面临较大挑战。不过,4部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和研讨,广泛听取了业内专家、国内主要汽车、电池电机企业意见。大家认为,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提出了未来五年到十年,新能源汽车百万辆级规模化发展目标;从国内情况看,主要企业都将在2012~2013年间陆续推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另一方面,必须具备一定的产销规模才能更有效地拉动动力电池、电机等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苏波指出,这个目标尽管相对较高,但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和一定的挑战性。相信通过各界共同努力,这个目标“跳一跳”是可以达到的。


 

相关文章

  •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酝酿两年之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我国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2015年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标签:
  • 开放合作: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捷径

    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迎来了运行一周年的日子。这天有关全球电动车研发生产、示范运行及潜在消费者调查等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首次以“运行报告”的形式披露。

    标签:
  • 国内企业助力新能源汽车走向智能化

    从普通的零配件加工企业起步,江苏浩峰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创新,进军车控电子领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控制电机智能调节模块和系统研发与产业化”企业。

    标签:
  • 福特:消费者希望4年收回新能源车投资

    据外媒报道,一位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管8日称,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能在4年或不到4年收回投资,他们愿意额外再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标签:
  • 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与示范的思考

    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与示范的思考

    标签:
  • 试论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之道

    毫无疑问,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确实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如何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呢?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