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大金龙力倡纯电动商务通勤客车

 2021-04-21 06:14:58  来源:互联网 

  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东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相继出现空气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连续6天跌入"重度"及"严重污染",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北京更是深陷雾霾之中,摇身一变成为"雾都"。

  各地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引发舆论热议,空气质量问题再一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造成雾霾天气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污染物排放等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必须要有所作为。

  专家表示,持续雾霾天气说明,污染物的排放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机动车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尾气污染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

  如何有效改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无非两个途径,一是减少机动车数量;二是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大金龙认为两个途径的结合,将创造新的细分市场:减少机动车出行数量,必须减少小轿车的出行数量,把一部分对出行环境要求高的商务人士从小轿车拉到点对点的通勤车上面非常重要,同时单纯的通勤市场十分适合电动车的特点,因此大金龙率先提出电动商务通勤车的概念,并早在两年前就进行了实践。

  大金龙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来看,国家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建设(地铁、轻轨、公交、出租等),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的种种举措并不能彻底解决城市拥堵和尾气排放问题,绝大多数城市白领(商务人士)仍然选择私家车出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公共交通乘坐环境无法满足这一群体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提倡使用专人专座、舒适方便的商务通勤班车不失为化解这一症结的有效手段。该人士表示:一辆中型客车的承载能力相当于10-20辆私家车,而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只是3-4辆私家车的水平,商务通勤车的使用将极大程度降低上下班高峰期私家车出行比例,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还可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顽疾,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更可以减少目前的迷雾天气,可谓一举多得。

  该人士同时建议,商务通勤车的推广可重点考虑以纯电动为动力,因为专用的商务通勤车相比公交车具有连续运行时间短、续驶里程短、车辆负荷小的特点,更加适合采用纯电驱动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采用纯电驱动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零污染,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效果更加显著。

  据介绍,作为国内知名客车制造商,大金龙2009年就率先在行业内研发出首款纯电动旅游客车XMQ6126YE,这是一款采用超级电容和动力锂电池组合的电动车,车辆通过耦合器的调节控制完成两种电能载体的有效利用,该车可适用于企事业单位通勤班车和旅游班车,一次充电约5小时,续驶里程超过200km。2010年,上海大众旅汽公司采购了首辆XMQ6126YE,上海世博会期间正式投入使用,现用作上海联合利华公司员工通勤班车。据介绍,该车每天的行驶里程为80公里,两年多来累计运行超过3万公里,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状况良好,车辆电池每10个月由电池厂商进行保养。两年下来,车辆续驶里程仍然保持在150km左右的水平,其舒适的乘坐体验、良好的动力性能和低碳环保得到了大众旅汽公司的好评。

  记者认为,年初北方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污染天气,再次敲响了环保"警钟",让我们意识到,机动车节能减排可谓任重道远。推广使用商务通勤车,并以纯电动作为重要动力模式,是一个新的思路,但全靠市场机制自我调节来发展纯电动商务通勤客车,显然无法做到。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城市公交采购新能源客车可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而纯电动商务通勤客车则不在此范围,相对高昂的采购成本无疑制约了它的推广,作为电动商务车市场的实践者,大金龙呼吁国家政策对于这个市场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借鉴当前在公交领域推广新能源客车的经验,要实现纯电动商务通勤客车的普及,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给予同等"市场待遇",对单位购买纯电动通勤客车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将其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项重点工程,而这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为我们冲出十面"霾"伏的困境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大金龙力倡纯电动商务通勤客车

    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东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相继出现空气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连续6天跌入"重度"及"严重污染",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北京更是深陷雾霾之中,摇身一变成为"雾都"。

    标签:
  • 三门峡放飞“纯电动汽车梦”

    2013年1月28日报道:2012年4月21日,河南省第一辆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轿车在三门峡速达交通集团诞生。这款世界上首次利用车辆震动能量回收进行再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是该公司在经过近20年的研究、试制、测试的基础上,由116人的产品开发团队耗资8900万元、历时14个月不懈努力的结晶,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标签:
  • 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 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后,昨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左右,将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标签:
  • 云南省代表倡议推广新能源旅游大巴

    2013年1月23日消息:“2012"世界末日"灾难并没有来,可是北京等地雾霾情况却让我们意识到,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没有了洁净的空气和水!”近日在昆明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省人大代表、昆明市科技局局长刘燕琨用形象的语言提出建议。

    标签:
  • 广州首批72万元新能源车补贴到账

    2013年1月28日消息,记者从广州市指标调控服务中心(下称调控中心)获悉,2012年12月受理的首批节能与新能源中小客车每车1万元购置财政补贴申请已于近日发放到各申请人指定账户,发放补贴共计72万元。

    标签:
  • 上海首条“双电”纯电动公交线路投运

    2013年1月份,上海浦东公交的30辆“双电”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到行驶在浦东中心城区的785、787路2条线路上运营,其中787路成为上海首条“双电”纯电动公交车线路。这也是浦东地区首次集中投用新能源公交车。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