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
其实早在去年,伴随着各种新能源政策的的不断落地,以及行业标杆企业特斯拉ModelS的热销,无论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实体企业,都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车热。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衡量新能源汽车热度的“新能源汽车指数”就开始飙涨,去年至今上涨71.5%,今年至今上涨27.5%。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大力追捧,大量传统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商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是就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即使算上政府补助是大大高于普通车辆的,而且还面临着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长,充电不方便,有潜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那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还这么备受追捧呢??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减排没有关系?
不节能——直观地比较,内燃机的效率平均为40%,和火电效率差不多。但是输电线路平均有20%的损耗,汽车电池的充电和自放电又有30%损耗。所以在效率上电池大大输于内燃机。
不减排——在我国,80%的电能来自于火力发电。行驶相同的距离,电动车的碳排放要远高于普通汽车。所以说,没有绿色的电能就没有绿色的电动车。
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汽油车方面,欧美有百年技术积累,油电混合技术方面日本优势明显。只有电动车貌似有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车载锂电池,无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还是电解液,中国和国外领先水平处在一个层次上,在加工性能、成本上面中国还有优势,这种核心技术的不缺失决定中国在这个行业具有弯道超车的基础。
根本原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乎国家能源安全
2013年,中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7.9%。汽车工业是推动石油消耗的首要因素,目前占石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按现在的趋势,30年后汽车耗油将占总量的80%以上!
从石油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是45天。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高度非常明显,如果中国汽车有10%换成电动汽车,那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可以增加到90天。波斯湾战争才打了41天就结束了,90天,中国基本上可以应对一场局部战争。
站在更高的角度可能更加容易看懂目前的战略。中国从新世纪初就开始大力扶持光伏、风电等产业,2013年开始对于核能也开始支持。从风、光、核等新能源的开发,到汽车新能源的使用,正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进口石油价格不可控,而且陆路、海路运输线漫长。而中国煤碳储量丰富,未来50年无短缺之忧,并不节能减排的电动车适合国情。几十年后,核能、风能、太阳能将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有了绿色的电,自然就有了绿色的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热”下面的冷思考
首先,中外差距依然巨大,“弯道超车”并非易事。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整车设计能力不够成熟,具体反映在匹配性、可靠性、操作性、平衡性、电池的布局、线路布局等方面,并且国内新能源车企对于整车设计重视不够,喜欢买成熟车型。关键零部件也需要进口,缺少传统汽车生产经验、技术的积累,关键零部件依然是绕不过去的槛。国内汽车消费文化也相对落后,新能源汽车最合适的是家庭的第二辆车,而不是第一辆。而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还是以车大、续航远等作为指标。
其次,我们可以显著地看到中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之处。
虽然中美两国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美国市场总体来说是自下而上自发进行的,而中国企业基本上要考补贴才能维持盈亏平衡。而且光伏、风电这两个行业因为政府补贴导致严重产能过剩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虽然技术面没有重大突破,但是走出了认识误区。在2009以前,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到中国企业通过研究普锐斯以后,认识到和国外差距非常之大,便开始奋起直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大力追捧,大量传统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商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2014年8月4日报道:电动汽车在国内已进入实车选购阶段。然而,频发的各种事故让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质量、如何维权打上问号。对此,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电动汽车也应履行三包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已经和正在密集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热潮。
2014年8月4日报道:2013年至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目标任务为6100辆,其中公交车1500辆,专用车650辆,出租车、私人用车和公务车等乘用车3950辆。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达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2014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我省3项目获得支持,分别是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台1兆瓦并网逆变器、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背接触式钝化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安徽金峰新能源公司分布式储能双向变流器产业化及集成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