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长久以来由政策所导向,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政策,总体上大幅度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于是乎,车企越来越重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地方政府也越来越看重新能源车企所带来的产业链效应。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新能源补贴政策处于断档期,直到4月初,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才正式出台,补贴额大幅度退坡。然而,这并没有削减申城人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诉求,反而政策之中的细节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政策中有一条“油箱容量小于或等于40L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再给予每辆车1.4万元的补助”。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车型当中满足排量不大于1.5升,油耗不大于5.9升的车型不少,但是唯独只有上汽集团荣威e550的油箱是小于40L的,这不得不让人猜测上海市的新政有“护犊”的可能性。
谈到地方保护主义,可以说在很多领域都有呈现,手段形式花样丰富。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地方保护主义强调地方利益,忽视全局整体上的进步,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我们先不谈论上汽和比亚迪自身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力究竟如何,即使两家企业产品力相差甚远,消费者也并不会呈现一边倒的购买趋势。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也是基于它们都是正常蔬菜的前提。在政策前提一致的情况下,笔者相信,不论是上汽还是比亚迪,都会维持一个可观的销量。
新政颁布后,上汽集团荣威e550的销量抬头明显,进一步激起了申城比亚迪经销商的对抗态势。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凸显,地区性的大战打响。近日,比亚迪在沪某大型经销商发起“联合店补”行动,矛头直指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细则,放出6月2日到7月31日到店购买比亚迪秦上牌开票后,可兑现1.4万元现金的活动。并且对于1月1日至6月1日购车的老客户,成功推荐一名新客户,也可兑现1.4万元现金。
比亚迪此举“地方联合”的举措实乃为一种经销商联盟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只是并没有上升到政府政策层面。我们站在一个中间人的角度不难发现,比亚迪和上汽的新能源产品很可能陷入恶性竞争,这将不能促进产业良性的发展。
所谓恶性竞争,最后通常导向的都是双方两败俱伤的结果。因为破坏了优胜劣汰的机制,限制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突破性。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走在世界前端,然而在关键技术领域难免摆脱国外束缚。政策的制定显然应该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促使我国新能源车企共同进步,良性竞争,才能提高核心影响力,在世界新能源领域站稳脚跟。
地方联合VS地方保护 比亚迪秦降1.4万迎战上汽近日,比亚迪在沪某大型经销商发起“联合店补”行动,矛头直指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细则。
财政部:将公开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和处理结果财政部发布声明,“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核查及处理情况,将按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及时公开”。
李孟良:“中国工况”为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营提供保障2015年1月,工信部下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和开发”研究任务(2015-2017年),其中对新能源汽车对专属功能包括:实时监控车辆及电池状态、推进电池梯次利用,支持充电设施布局决策等。
工信部第285批新车公示218款新能源入选工信部日前将许可的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5批)予以了公告,共有218款新能源车型入选。
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常州举行5月19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主办,常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协办,2016·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