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2019WNEVC】北汽新能源马仿列:汽车产业将全面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

 2021-04-21 08:22:52  来源:互联网 

经国务院批准,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于2019年7月1-3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大会着眼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聚集全球专家智慧和产业精英,共同交流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凝聚产业共识,明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在主题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 的主题峰会上,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仿列发表了主题演讲,内容如下:

北汽新能源,马仿列,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

马仿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与各位相聚在南海博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共同交流探讨新时代新变革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将结合北汽新能源在新的环境下,对汽车企业如何战略转型和发展,分享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我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战略转型的背景和原因,第二是转型的内容,第三是北汽的创新实践。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剧烈的颠覆性变化,汽车产业正在朝着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快速转变,这是新的形势下,汽车企业面临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汽车产业转型的原因和背景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的突变,催生了汽车产业革命,带来了使用生态的重构。电动化技术跨越式进步,催生了全面新能源化浪潮。新能源技术跨越式进步,与此同时,充电技术、电机驱动技术以及电池控制技术、轻量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使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在某些方面赶超了传统汽车。

另外,智能网联技术快速的发展,推动着自动驾驶全速启航,包括环境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信息交互关键技术等,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还有支撑自动驾驶基础技术,包括高精地图、定位等,促使自动驾驶快路突破,目前L2的自动驾驶已经在车上全面搭载。L3和L4的自动驾驶有望在2025年之前甚至更早全面实现。

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相互赋能,叠加演进,并呈现如下特征,新能言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成为行业趋势。这种关联性的叠加演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产品方面,打在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规模化落地,未来产品竞争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智能网联技术的水平上。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重要的产品方向。在生态方面,新能源汽车加入智能化之后,行业的主导力量将由过去的工业化主导转变为服务化主导,也就是汽车产品本身将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生态平台转化。

另外,多学科的跨界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形态与制造方式的转变,在产品方面,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汽车的形态。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成为智能移动终端。汽车也将从人类集办公、社交、资讯、通讯、购物、休闲、支付等于一体的生活空间。制造端,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将颠覆传统的制造方式。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具备全数的背景和特征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迎来自己的2.0时代。

技术进步也带来了产品的升级,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五百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车辆的基本配置,包括智能网联的搭载在新能源车上越来越普及。

与此同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2.0时代,消费升级明显,未来都市青年90后和00后,以及都市蓝领,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用户,他们对驾驶需求将颠覆我们的想象。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过去基本上是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随着跨国企业纷纷布局中国市场,将自己研发的新能源产品全部导入中国市场。这种竞争将转变为跨国企业与国内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上述的论述,应该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汽车产业将全面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时代,守城者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汽车已经由单一的交通工具演变成移动生活平台,产业转型将倒逼企业转型与创新,这是大势所趋,已经无悬念。守城不变只有死路一条,唯有未雨绸缪,主动变革,才能在大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最终在竞争中胜出,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下面我谈一下转型创新的内容,也就是转什么,在哪些领域进行转型创新。

首先要聚焦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已经深度加速融合,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未来产品的趋势,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参照,这几年的手机产品性能个用户体验主要由手机的硬件来决定,更多是一个以通讯功能为主的产品,而再看一下当今的手机,更多是依托其强大的软件功能。所以我们认为,今后汽车产品发展趋势和手机将会完全一致,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明显的趋势。刚才徐总在他的讲话中也谈到了,不仅是刚才上述所说的,现在汽车上的硬件也在进行深度的软件化。

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因此是在创新方式的转变上也要进行创新,过去技术创新是单一的、独立的、封闭的创新模式。而现在技术创新更多是开放的、联合的,甚至是跨界的。基层创新和联合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新的趋势。封闭的、自我的创新将不可能真正在竞争当中取胜。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当中,汽车产业链服务边界不断拓宽,充换电服务、移动出行平台等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营销模式被打破,新的多种营销模式创立,企业的获利模式也从单一的制造主力获益为主,向全价值链各环节演变进行转变,数字营销、互联网营销、生态营销已经不断被突破。另外国内和国外企业纷纷向移动出行服务进行转型,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提供全价值链的服务。

谈一下北汽是怎么做的,北汽集团在战略布局上制订了三步走,分阶段实行的发展战略,践行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2009到2015年我们提出了大小小、高中低、234的战略。2016到2017年提出四个聚焦:聚焦市场、聚焦产品、聚焦技术、聚焦资源。2018到2025年,我们提出了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的战略。市场引领、技术引领、模式引领上进行突破,从长期希望打造自己的长远竞争力,最终实现两个世界级,建立一个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的企业。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进步,北汽又及时地提出全面新能源化战略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在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我们的口号和原则是坚持以两大战略作为北汽转型发展的最高纲领,坚定不移地推动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在产业转型上,顺势而为,全面新能源化布局,从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型,北汽在全面新能源化布局上,从四个方面进行布局,发展主体从过去单一由新能源公司一家扩展到所有下属整车企业及相关二级企业。在产品技术上,从单一的纯电动技术路线扩展到三线并举的技术路线,在产业布局上,从传统的产业链资源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进行倾斜,在服务生态上,从单一的销售服务业务转向提供产品+服务+充电+运营一体化的绿色城市智能解决出行方案,出行方案解决提供商。在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强化体系能力建设,北汽集团提出了北汽新能源引领2025战略的三线并举技术路线。包括纯电FSV、PHEV,构建了六国八地研发中心,在德国、巴塞罗那、硅谷都建立了研发分部。在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以构建开放的研发体系,科技部批准了北京市和北汽集团牵头组建新能源国家汽车创新中心,基于这个中心开放研发基层创新,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创新的新的策源地。

在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确立我们的核心术方式,全面提升整车硬件和软件实力,包括整车化和模块化开发,以及三电四化的自主创新研发。包括电池技术、电驱动技术、轻量化技术、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智能网联系统平台,达尔文系统,我们所有的智能网联技术都是基于达尔文系统进行创新演化进步和进行升级。

在验证资源方面,构建了整车、系统、部件三个层级验证内容的相对完善的梯度验证体系,我们的验证系统将在三个月正式启动,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应该是在国内绝对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

另外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强化组织保证,北汽新能源在发展中同步启动了机制体制改革,从而保障了转型变革创新的成功落地。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是第一家实施股份制企业,也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也是第一家试行国有汽车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也是第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构建北汽新能源集团产业的生态体系,在技术、供应链、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领域全面引领,打造可持续生态圈。

在对外合作发展中,有几个案例可以分享。北汽集团跟国家电网、亿华通共同建立了氢产业链,在氢产业链上也是国内走得最前,并且在示范运营领域最大的。

我们北汽新能源合资建立了智能汽车工程研发中心,和高端数字化工厂,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制造。同时面向中国的自主品牌以及外资品牌,开展代工业务。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共同合作建立了1873戴维森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在开发和研究下一代世界级的智能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与滴滴出行也实施跨界联合,探索在未来出行领域的全面合作。

通过这几年的创新转型,北汽新能源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和领先优势,北汽新能源连续六年获得纯电动汽车国内第一。同时我们现在也确立了我们的品牌向上和产品向上的策略,现在我们推出的产品,高端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今年我们的EU5又实现了在全国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上半年光这一款车型销量突破了47000多台。 

以上是我跟大家的一些汇报和分享,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94.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194

提示:本文为现场速记,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