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挑战与变革”的第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4月7日在位于北京望京的昆泰酒店举行,包括众多中国汽车工业界人士在内的各界精英人士,由此能够在一起碰撞观点、激浊扬清,共同凝聚中国汽车未来的力量。在论坛上,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孙晓东先生发表了名为《挑战与变革》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孙晓东: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行: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谢主办方汽车商业评论的邀请,今天参加“挑战与变革2012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今天的主题是“挑战与变革”,刚才贾可博士做了一个主题演讲,非常好,他的演讲更让我感到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诚惶诚恐,因为看起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的确非常广泛、深刻、沉重,没有办法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谈清楚、谈透的一个话题,但是它是一个可以碰撞却难以远离观点的话题,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观点不一样,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紧迫感和态度不一样,如果现在市场比较低迷,可能大家的紧迫感可以强烈一些。甚至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谈这个话题,人们的语气也不一样。今年汽车市场的开局不是太有利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个阴雨天气,可能谈这个话题就比较沉重,更加有压力。如果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话,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是挽起袖子干活去吧,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谈的问题。我想我真的没有想到对大家有启发的观点,到今天早上我都没有一个报告的题目,后来我想这个题目比较合适的应该说是对挑战的认知更合适一些。
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对于未来挑战的一些认知,在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又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然各种精英必然有各种高见,我想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的观点扔出来供大家分享、交流、批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各位多多包含,我谈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二是市场外部的挑战和企业将来可能遇到的内部的挑战,但是我不会谈得太多。
首先是谈一下我们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中国汽车行业的挑战我们不讲明天我们能卖多少车,后天能达到多少市场占有率,这看起来不像是今天的话题,我是想说中长期来看,业内基本上有一定的共识,我们今后的挑战可能是在能源、环境、交通。但是很少有人谈到另外一条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用户的习惯、行为、偏好的改变,这一条可能是最难以琢磨的挑战。
另外,未知的挑战可能就隐藏在已知的挑战中,就如我刚才讲的,我们今天尤其像北京这样的交通情况,很有可能突然有一天我们的消费者会改变他们的出行习惯,改变他们对汽车的认识。比如说为了应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开发推动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是十分有把握地说什么时候马路上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国家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个目标,会有所要求,当然也有各大机构预测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有一家著名的机构预测2025年日本25%的新车是电动车,当然它讲的电动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140万的25%。中国到那个时候大概有3700万的销量,其中有4-6百万的电动车,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各种各样的预测都有。
但是我们的感觉是市场的变化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这怎么理解呢?尤其我们看未来的时候,感觉不到这种变化的速度,但是如果我们回头去看看过去的话,往往会使人吓一跳,89年我在国内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所有汽车都是化油器,今天想想这件事情很不可思议,家用轿车配双安全气囊作为标配,在我印象中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还有拓扑发动机,好像是一个很新的技术,但是看看今天的马路上比比皆是,双离合器,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双离合器变成所有汽车的标配。
我们对未来有的时候的看法、各种不确定性往往回过来一看的时候觉得这种不确定性的发生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快得多,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对趋势变化的认识是最不可知的挑战,是来自市场对企业的一种挑战。我们对未来趋势的挑战上有比较紧迫的看法,标致雪铁龙集团在应对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抓得很紧,在混合动力,尤其柴油混合动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到2025年在欧洲和中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当然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市场的比例大致会1:1,感觉上对我们来讲不大好相信,但是当我们听到他们介绍这个时候,我宁可相信如果是这样的话,2025年中国3700万辆车子的话一半是新能源车,我们在这里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很难去相信,但我宁可相信它。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我们相信各个厂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相信今年的车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会展示给大家。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面,我相信我们看到这些新能源车的发展要比看到我们业内简单的而且非常热衷地扩大产能、扩大网络可能更有意义。这是我想讲的已知和未知的挑战。
第二部分,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来的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过程中我们企业可能面临另外一方面的挑战,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另一种特有的挑战,是企业内部的挑战。因为中国的汽车企业现在来讲,合资企业比例还是比较大,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而且合资企业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总体上中国合资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但是随着中方的成长壮大,自主品牌的成长壮大,现在中方都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逐步浮出水面,合作双方合作关系会有一种新的挑战,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放在桌面上谈,实际大家心里都知道。比如说合资企业一个外资品牌可以和两个中方合作成立合资企业,中方可以有多个合资企业,这里各种关系搅和在一起,原来单纯的合作关系变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与竞争或许会有一个新的形势的出现,这将会是我们行业可能面临的新的挑战,而且是一种不完全可以预见的挑战。
在这里可能我又要插一段广告,PAC在瓦兰总裁执政以后提出了与中方加强合作的策略,这个策略可能有借鉴意义,包括加强产品规划、支持合资企业出口、提高合资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合资企业一起定义节能和新能源的规划方向,提升品牌和销售以及支持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等等。公司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明智、前瞻性的策略,如果公司能够坚持这个策略,有可能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当然合资企业双方合作关系如何发展,双方如何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找到各自的定位以及利益,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摆清楚的。这对我们整个行业来讲可能在今后是不得不要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不得不需要有智慧、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
我想对于挑战和变革这个话题来说,可能会有无数的论调,我也希望在这个机会中能够听听各个方面对这个议题的看法,请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主题为“挑战与变革”的第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4月7日在位于北京望京的昆泰酒店举行,在论坛上,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孙晓东先生发表了名为《挑战与变革》的演讲。
科技部万钢部长到北京市调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及推广工作,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高新司赵玉海司长、条财司张晓原司长、办公厅李桂华副主任、计划司叶玉江副司长、高技术中心袁建湘副主任等陪同调研。
2012北京车展将展现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那么,今年这个成果会有哪些不同呢?记者粗略盘点了即将在车展亮相的新车,发现自主品牌在谋求高端之路上再次祭出宝剑。
在即将于2012年4月23日开幕的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大众汽车将携两款新能源汽车——电动甲壳虫E-Bugster与插电式混合动力CrossCoupe亮相。
4月10日,比亚迪在北京正式举办“4年或10万公里”超长质保品质发布会。比亚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将在长沙建立大规模的电动大巴工厂,同时也会在一二线城市重点推广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