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时,林树启赶到家门口的房山北关公交车站,乘坐头班公交车上班。他是北京房安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司机,开的车是令同行羡慕不已的纯电动车。25分钟后,他来到公司车库,熟练地拔下充电插头。“公司组织上路培训时反复强调,应先拔下连接汽车的插头,再拔下充电桩上的插头,次序绝不能颠倒。”说完,林树启转动钥匙,打着汽车。车内仪表盘显示:汽车充电量已达100%。
自4月14日首批纯电动出租车在房山上路以来,这一套操作已经成了林师傅每天的固定动作,昨天他惟一的自选动作,就是将一盒名片黏在副驾驶座位前的仪表台上。“车上名片平均10天就发完一盒,100张。”林师傅说,很多乘客都是上车后得知房山电动出租车“3公里以内起价8元,不收燃油附加费”的收费标准,就直接拿走一张名片,留着以后叫车时查电话。
早上7时,打扫完车内卫生,林师傅出车了。
出了充电站院门向南拐走了不过300米,林师傅直接开到了天恒乐活城小区南门等客。这里是他和几个同事的据点之一。5分钟过后,林师傅的车后又排了三位竞争者——黑车。
“坐车走吗?20元到良乡。”遇到有上班族从小区里出来,黑车司机们就会围上去招揽生意。“我们真正的优势是价格,正常打表计价,乘客坐电动出租车的花销,肯定比坐黑车便宜。”林师傅关上车窗,打开空调。“这两天天热,车里得开空调,可一天跑下来的电耗却没见太大变化。”
“师傅,您这是正规出租车吗?”
“是,在房山区内运营。您去哪儿?”
“去良乡拱辰大街。”7时15分,一位年轻人拉开了车门。“我看您这车和市里的出租车颜色不一样,乍一看还以为是外地车呢,走近一看,车门上印着‘房山’,后玻璃上贴的价签也是‘每公里2元’,我才踏实些。”
林师傅开车上了京周路,车速一度达到70公里/小时,车里只能隐约听到电机运转声和空调出风的声音。车到目的地,车费15元,仪表显示,剩余电量91%。“我们也发现,每天出车时,显示电量都有点虚,电量一降到90%以下,就比较耐用了。”
上午4个小时里,林师傅共拉了六个活,行驶里程75公里,剩余电量50%。中午12时,他照例返回公司充电站充电。趁着汽车充电的时间,林师傅踏实地吃了顿午饭,又在车里休息了一会儿。下午14时,林师傅的车已基本完成充电。
“这车充电一次,最多可以跑160公里,晚上10点前交车,足够跑了。”试运营期间,林师傅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工业用电价格约为每度0.83元,每天午间和夜里充电两次,电费总计三四十元;每天营运里程平均约150公里,平均收入为180元左右。
按照相关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对每辆新能源车补贴6万元。“目前,市级补贴已经有了着落,手续正在办理中。市科委对每辆车补贴的6.2万元已经落实。”北京房安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刚透露,待下月中旬车辆全部到位后,公司还将提供电话订车服务,进一步方便房山区居民出行。
刚刚获得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丰田汽车应该是一个利好。因为,虽然纯电动汽车仍为主要战略方向,但规划也明确表示,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