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热的升温,国家相关部门将纯电动汽车升格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并加以政策扶持。但是,“5·26”重大交通事故却让人们开始反思,纯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能承担起如此之重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国内车企的资深人士和专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新能源车要适应国情适应市场
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先生接受了笔者采访,谈了他对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形势的思考。“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定要适应中国的国情,汽车发展的路线必须要适应市场,这就需要多元化、多样化。我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无疑是将大力的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特别关注以下这个问题,能源的多样化是我国考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而汽车的电动化是中国汽车产业解决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虽然纯电驱动是我们主要方向,但是并不等于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就不是我们的技术路线,更不要把内燃机的升级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立,所以我觉得在这些问题上,要充分适应我们的国情,坚持多元化。”
付玉武认为:“发展电动汽车,我们和国外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车用电机外国也是刚刚起步,外国人也是刚刚在做,我们并不比国外差上一个等级。只是电力电池方面,我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是整个工业体系决定的差距。”
对于比亚迪电动车起火案,付玉武表示:“在事故的技术鉴定报告出来之前,这些分析都缺乏依据。国家已经派了一个技术小组前往深圳调查,相信事故结果会尽快出来。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一次事故就去否定发展电动车项目。一个新兴产业,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大力去研究、解决问题,这是发展电动车产业必然经历的阶段。”
国家强制标准不如放开新能源车发展方向
笔者与一位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研究院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交流后得知,无论是从电动车用电池组的特性来看,还是从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改善措施来看,电动汽车特别是只依靠电池组的纯电动汽车,在安全性方面的确存在“硬伤”。然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却使得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界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电动车安全标准过于简单、落后是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GB/T18384.1、2、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三项涉及电动车安全的国家标准,但其中只有一项对安全碰撞提出要求,且仅限于正面碰撞,标准低于燃油车。当笔者问及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缺位是否是影响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因素时,这位业内人士却给出了一个令笔者意外的答案。他表示:“纯电动汽车本就是一个有技术瓶颈的事物,而安全问题的硬伤更是让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举步维艰。相比之下,包括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在内的其它新能源汽车也有各自的优点。与其说完善一个可执行性未知的纯电动汽车标准,不如把新能源车发展方向放开,让各种新能源汽车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热的升温,国家相关部门将纯电动汽车升格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并加以政策扶持。但是,“5·26”重大交通事故却让人们开始反思,纯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能承担起如此之重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国内车企的资深人士和专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美国《纽约时报》5月29日发表文章称,中国电动汽车面临更严峻挑战。报道称,过去4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一直在宣传,比亚迪研发的电池技术可以帮助中国汽车进行改革,就连巴菲特都为拥有比亚迪10%的股份而自豪。然而最近,似乎一切都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