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青岛供电公司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商业化运营

 2021-04-21 06:13:10  来源:互联网 


    2012年12月,伴随着延安一路充换电站服务的10辆31路电动公交车开始试运行,青岛供电公司在青岛市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实现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的联网商业化运营,在国内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运营道路上继续领跑。从2011年7月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充换电站薛家岛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到2012年成立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实现联网商业化运营,青岛供电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精神的引导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开拓前行,创新奋进,用探索和实践踏出一条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的卓越之路。

  创造千万公里示范运行

  电动汽车能跑多远?这一直是很多媒体对电动汽车的最大质疑。2012年12月9日,薛家岛示范电站服务的电动公交车运行里程突破一千万公里,创造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数据,同时有力地告诉那些质疑者,电动汽车可以跑很远!

  薛家岛示范电站建成初期,服务车辆只有分布于三条线路的40辆电动公交车,续驶里程也只有80公里。司机不敢跑,设备需要磨合,人员需要锻炼,一个个的难题摆在面前,但是青岛供电公司的技术人员没有退缩,他们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吃苦精神,和车辆厂家、电池厂家一起围绕续驶里程、换电时间等课题开展深入研究。记者和一位薛家岛站最早的工作人员聊起当时的场景:“对这站有感情啊,跟自己亲人似的,当时没啥经验,就是一点点的摸索,不换电的时候我们就琢磨机器人,琢磨充电机,现在看着这站这么好特别有成就感。”正是这种以站为家的精神,造就了薛家岛站的运行奇迹。现在,示范电站服务的200辆电动公交车已经在15条线路上实现运行,在青岛市实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续驶里程的科学规划。薛家岛示范电站设计容量只有180辆,但却实现了200辆的无障碍运行。青岛供电公司多次与公交公司进行座谈,双方技术人员实地观察车辆换电情况,测试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耗电量,采集大量数据,探索出一套符合现场实际的调度手段,在使总体续驶里程提升的同时,科学调配短途车辆错开车辆高峰期,填补换电低谷期。尤其在夏冬两季,车辆空调开启,续驶里程下降导致换电次数增加,这时则利用充换结合、加大排队引导等手段,避免车辆在充换电站入口堵塞。青岛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优化流程,成功的渡过了一次次的换电高峰。

  截至2012年12月14日,薛家岛示范电站已安全运行527天,累计换电77321次,所服务的电动公交车累计行驶1026万公里,消耗电量1030万电池度,单次换电平均行驶里程达到150公里,最大行驶里程达到225公里,成功的使电动汽车的优越性能得以充分体现,为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运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覆盖全市智能网络

  面对随处可见的加油站,不少人对电动汽车怀有另一个疑问,电动汽车能方便的换电么?路上发生状况怎么办?2012年,伴随着延安一路充换电站和深圳路充换电站的建设完成,青岛供电公司在青岛市沿海一线成功打造出一条覆盖黄岛、市南两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流水线,为下一步打造覆盖全市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成功迈出一大步,为电动汽车的使用者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11月29日,延安一路充换电站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12月,10辆31路电动公交车开始试运行,青岛市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实现了“由点到网”的突破。年底前,青岛供电公司还将结束深圳路充换电站的建设,同时开工建设流清河充换电站、珠江路充换电站。2012年,青岛市交通委已经招标采购250辆电动公交车,2013年初,青岛市的电动公交车将达到450辆,服务线路超过20条,电动公交车将成为沿海一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岛市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状况良好,服务线路和范围逐步增加,预计年可减少碳排放1.5万吨、一氧化碳70吨、氮氧化物140吨、微粒碳烟16吨,为青岛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低碳交通、绿色出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11月20日,由青岛市环保局会同青岛市财政局、环保黄岛分局、黄岛区财政局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通过了薛家岛示范电站项目的环保专项资金验收,决定给予项目环保专项资金补助297.99万元,这是对青岛市充换电服务网络环保效应的高度肯定。

  2013年初,青岛供电公司将建设完成莱西充换电站,以满足电动汽车长途运营需要。另外,为迎接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举办,青岛供电公司明年还将建设世园会充换电站。预计到2013年末,青岛市将有8座充换电站,可以为1060辆电动公交车提供充换电服务,届时,青岛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将更加完善、更加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示范建设、示范运营效果将更加突显。

  实现协同合作商业运营

  2012年11月7日,青岛供电公司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支票。这张支票面额并不大,但意义重大。它是青岛交运集团交纳的电动公交车充换电服务费,也是青岛薛家岛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运行以来收取的第一笔服务费。这不仅标志着青岛供电公司实现了电动公交车换电模式的运营收费,也为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商业化运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青岛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成功商业运营,离不开多方合作共赢的协同运营模式。青岛供电公司与用户确立了动态联系机制和联合调度机制,安装车辆监控系统,调度人员根据充换电历史统计数据及车辆位置、运行状况、剩余SOC等实时信息进行统筹调度,优化车辆充换电行为,保证车辆和充换电服务网络的有效运行。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当运行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应急电话与青岛供电公司服务中心联系,就近请求应急救援,与许继集团公司共同研制了专用应急车,配置在青岛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关键位置,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在收费方面,青岛供电公司创新采用电池度对电量进行计量,在服务车辆上安装直流电表,通过计量电池出口侧电池度进行结算,每次换电都产生一张由操作员和司机双方签字认可的业务单。经过与青岛市物价局、财政局、交通委多次讨论协商,最终确定以油电差价为依据,与油价联动的动态价格测算方式,按月与公交企业进行电量的核收,与客户共同寻求价格动态平衡,实现共赢。

  截止2012年底,青岛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服务的电动汽车累计消耗电量达1100万电池度,为青岛供电公司直接创收2700余万元。现在青岛市的200辆电动公交车每天消耗电量4万余电池度,2013年底,青岛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50辆,届时,青岛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将为青岛供电公司累计创收破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收费亿元的突破。

  青岛供电公司的商业运营方式节省了客户的行车成本,体现了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的优越性,合理有效实现了电网企业和公交企业的双赢,得到了双方认可,为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商业化运营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追求技术进步管理创新

  截至2012年末,青岛薛家岛示范电站已经累计接待全国各地超过5300人次,同样在进行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政府、电力部门多次前往示范电站考察交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薛家岛示范电站建成时是世界功能最全的充换电站,很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青岛供电公司没有安于现状,在技术和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将青岛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

  青岛供电公司通过组织调研、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与汽车、电池制造单位的合作交流,针对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壁垒和瓶颈,取众家之所长,展开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共同研发电动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促进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应用普及与市场发展。加强与汽车制造及相关研究企业机构合作,分别与上海申沃、长春一汽、临沂沂星、北汽福田等汽车制造企业展开合作,规范通讯协议和通讯接口,重点研究电动汽车多箱快换技术,研制出高质量、高安全、低能耗、快换型电动汽车。

  电池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为解决其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短、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青岛供电公司加强与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与万向集团、天津力神等行业优势单位展开合作与交流,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优化充电策略,开发新型高质量长寿命电池和高效电池管理系统,研制电池健康状况快速评估技术、电池维护技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青岛供电公司鼓励开展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加强对充换电设备的研究,通过提高充换电设备的技术参数,降低电池配比,减少充电架及充电机、备用电池数量,缩减设备成本。青岛薛家岛示范电站建设时电池配比为1:1.65,通过增快换电设备侧移框速度,增大充电电流到95A等措施,成功将电池配比降低到1:1.5,直接节省电池租赁费用1600余万。

  开拓不止,创新不息,青岛供电公司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电网企业精神,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商业化运营的道路上,继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加快推进青岛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构建绿色出行网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 青岛供电公司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商业化运营

    2012年12月,伴随着延安一路充换电站服务的10辆31路电动公交车开始试运行,青岛供电公司在青岛市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实现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的联网商业化运营,在国内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运营道路上继续领跑。

    标签:
  • 大众明年将大力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近日,据海外媒体worldcarfans报道,德国大众集团将从明年起大力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涵盖保时捷、奥迪、大众等车型。

    标签:
  • 东风在武汉建第二工厂 生产纯电动轿车

    东风风神轿车又要扩产了!近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透露,拟投资20.6亿元,在武汉开发区投资建设第二工厂,新增年产能12万辆,现已发布环评公告。

    标签:
  • 本田2014年国产混合动力

    本田中国本部长仓石诚司近日公开表示,本田将加速向中国引进全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并将通过国产化等加速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普及。具体来说,本田将在2014年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国产化,从明年开始,在华全线产品将换装全新一代发动机。

    标签:
  • 比亚迪拟在美国加州独资建厂生产纯电动大巴

    中国比亚迪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柯日前在洛杉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比亚迪将于2013年在美国加州建厂生产电动公交大巴,这将是比亚迪在海外独资兴建的首家工厂。

    标签:
  • 宇通客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领先者

    近日,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从名单上看,本次25个项目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涉及江淮汽车(600418)、东风汽车(600006)、长安汽车(000625)、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和上汽集团(600104)等多个上市汽车公司。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