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至今都在为未能成为MINIE(宝马MINI电动车)在中国的首批50位实路测试者而感到遗憾。
以居住条件来说,拥有独栋别墅和私人车库的李先生在2010年的所有申请者中都属条件上乘,但问题出在了充电桩的安装上,在与负责安装充电桩的国家电网和小区物业进行三方角力后,李先生的电动车梦只能止步在离车库500米远的小区门口。
那一年,电动车热潮正席卷中国,从政府、商家到消费者都为“中国在电动车上与欧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及“引领全球汽车业的一个电动车技术热潮”的憧憬所鼓舞。但两年下来,作为横亘在消费者和电动汽车之间的主要障碍之一,充电桩的安装仍是电动车使用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日前,MINIE在中国的实路测试报告出炉,这是企业首份公开发布的电动车在中国的实际使用报告。结果显示,在“理想的”使用环境下,电动车的技术参数完全能适应日常生活需求。但对更多的中国车主而言,以过去两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找到这样合适的车型、拥有专门安装的充电桩,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期许的事情。
事实上,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不仅仅是充电问题。7月9日,《2012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该报告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与国外差距正在拉大”。
同一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简称《规划》)正式出台,其中对中国电动车的产业期许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豪言改为“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此外,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曾提出,2011年中国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要形成50万辆产能,占乘用车总销量的5%。如果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将成为电动车产业化方面的领头羊。
但来自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478.42万辆和479.27万辆,其中电动车产销仅为1655辆和1830辆。
跑慢了?
中国电动车是在与欧美日同时起跑,然后跑慢了才落后的,还是本来就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些问题再次引发对电动车发展进程的质疑。
最新《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在目标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在2015年达到50万辆、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两项主要目标得以保留。
相对于意见稿,《规划》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和硬件设施铺就的比例等量化环节进行了删减或者更新,业界评论认为更加务实。
不过“务实”的转变似乎是以过去两年间电动车进展缓慢为代价。《2012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指出,中国以纯电动、混合动力商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产销规模、自主品牌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等方面与美国、日本相比已经落后,且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滞后。
“电动车属于跨学科研发、生产领域,但在这个产业发展上我国正被国外拉开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蓝皮书》中如此表述。
不久前,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一份中国电动汽车调研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里,中国电动车整体成熟度已从2010年7月的全球第三位降至2012年2月的第五位。
2010年的前两名是美国、法国,而2012年初,德国和日本均超过了中国。两年间,虽然国际上都没有真正实现电动车的产业化,但欧美国家向量产化迈进的步伐显然更快。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仅8368辆,其中纯电动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同期,美国共卖出电动车1.8万辆,今年的目标是6万辆。
业界习惯于将电动车的产业化节点划定在2010年,那一年,“新能源补贴试点办法”出台,纯电动车成为鼓励发展方向。随着十城千辆和各车企、地方电动车示范区的建立,百亿投资毋庸置疑。
“当时在战略选择上确实有些过于超前”,罗兰贝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就技术先进性和应用上而言,国内电动车与欧美日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某业内专家坦言,虽然两年前披露的意见稿中诸多目标有着不理性的冒进,但这也并不仅仅是这两年的问题。
根据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十年规划,中国计划到2015年实现纯电动与混合动力销售50万辆,2020年200万辆。与发达国家电动车的发展规划相比,这一目标并不高,甚至还有点“保守”。但这一目标在不少政府与企业人士看来,很有“挑战性”。
记者了解到,日本的目标是2020年电动与混合动力等“新一代汽车”总销量要占新车销售的50%,全国要建成200万个普通充电站、5000个快速充电站。美国则提出201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要达到100万辆。德国制定的目标则是2020年上路的电动车与混合动力车要到100万辆,2030年至少要达600万辆。
产业化迷途
作为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负责国内电动电池上市之前的认证,同时负责国外产品进入中国的3C认证。他认为“电池研发在过去两年间有进步,但进步的没有人家(跨国车企)快,所以显得落后了”。
而对国内电池业的技术现状,王子冬曾表示,中国大部分的锂电厂家并没掌握锂电核心技术,也不可能跨越动力电池的技术鸿沟,绝大部分厂家是在借概念圈地圈钱。
他同时披露说,国内锂电厂家生产的动力电池的确很便宜,但用一年退货的很多,甚至出现着火故障,问题出在电池串联质量上。
目前引入国内的跨国品牌车型包括日产聆风和通用Volt,但由于价格过高和对电池技术的担忧,导致推广进展缓慢。而在中国已经发布的49款纯电动乘用车中,除了比亚迪E6外,并没有可以称为“商品”的电动车型。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中国“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共有75家企业的361个车型,共1.2万余辆新能源汽车参与示范。但在关键技术上,依然未取得突破。
“就电动车的单项技术而言,中国是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上述罗兰贝格分析师也指出,落后在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体系能力,电动车不仅仅是电池制造和充电桩的建设,而是需要在整个汽车工业基础上积累的技术集成能力,这一点中国先天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增加了两年前不曾提过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但专业人士指出,以中国的产业现状,民营资本即使涉水电动车制造,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整车开发合作伙伴。
这半年,忙碌的车企身影中少不了东风本田。2月全新CR-V上市,4月首款自主品牌车型思铭上市,6月首款高端MPV艾力绅上市……而接下来,还有新能源车型Insight,改款思铂睿等将上市。今年是东风本田新车频出的一年,正如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刘洪所说,“前8年东风本田3款车型打天下,而最近7个月就推出了4款车型。”
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日前表示,沃尔沃C30电动车暂时没有在国内销售的计划,但下一代电动车将会在国内研发并投产,并且价格是“老百姓接受得了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顾翔华在新动2012第四届中国新能源汽车盛典上指出,日前我国各大新能源主机厂普遍存在整车质量过重、电驱动效率不高、逆变器等级低、软件设计不安全、电池包性能不能满足整车系统要求、自动能量回收功能缺失、整车滚动摩擦系数过大等诸多问题。
7月24日,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在首尔召开了“2012韩国汽车论坛(KAF)”,汽车相关学界、成品车及零部件业界、政府相关人员等100多位专家参与了此次盛事,此次论坛主题为“不确定性时代下汽车产业的生存战略”。
在日前召开的新动2012第四届中国新能源汽车盛典上,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助理杨士敏提出,新能源汽车不能单单理解为新能源,还要理解新汽车,应该“完全按照电动汽车的特点来设计新能源汽车”。